脊柱结核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柱结核教案

成都体院教案(二) 人数 57 第 课时 2011 年 10 月 日 主 题 脊柱结核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 ⒈理解该病的病因病理; ⒉熟悉该病临床表现和诊断; ⒊掌握该病治疗。 重 点 难 点 重点:该病临床表现和诊断 难点:该病治疗 教 法 理论结合临床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简介:脊柱结核又称脊柱痨,是骨痨中最常见的一种。 腰椎 胸椎 胸腰段和腰骶段 颈椎、颈胸段、骶尾段 发病率 最高 次之 继之 较少 二、病因病理 脊柱结核是继发性病变,致病因子是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的特性 1、结核分枝杆菌是绝对需氧菌,氧分压高的环境(如肺)有利其代谢生长,故菌量高;骨关节结核病灶中氧分压较肺部低,因而菌量少。 2、结核分枝杆菌在中性或偏中性环境代谢生长快,而骨结核病灶为碱性环境,不利其代谢生长,故菌量也少。 特性结核分枝杆菌的代谢分类 快速繁殖菌(A菌群):代谢活跃生长快速,除极少数耐药菌株外,均可被SM、INH、RFP甚至单用INH所杀灭。 间断繁殖菌(B菌群):大部分时间处于代谢低下的半静止状态,但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然生长繁殖,利福平和异烟肼治疗有效,此菌群多在干酪样病灶中。 慢速繁殖菌(C菌群):生长慢,代谢低下,存在于巨噬细胞内,一般药物不能迅速消灭它,需一定疗程,吡嗪酰胺最有效。 祖国医学认为: 中心型结核多见于儿童,以胸椎为多。病灶在椎体中央,以骨质破坏为主,发展较快,常形成游离死骨,死骨吸收后,形成空洞。椎体被广泛破坏、塌陷后,可穿破上下椎间盘而侵及临近椎体,甚至可累及相邻好几个椎体; 边缘型结核多见于成人,以腰椎多,病灶多在椎体边缘(多数在椎体前缘和前纵韧带下的椎间盘)。骨质破坏易被吸收,故多形成病灶边缘局限性缺损,很少形成大片死骨。病灶可较久的局限在一个椎间盘也可以沿着滑膜下和前纵韧带下,向上下相邻椎体侵蚀,但大多数只限于两个椎体,累及三个以上椎体者少见。 韧带下型结核少见,病变主要累及椎旁韧带,早期很少侵及椎体和椎间盘,但常有椎旁脓肿形成。当大量脓液积聚在前纵韧带下时,可使多个椎体前缘产生凹形变,椎间盘可无明显破坏,晚期则椎体和椎间盘均被广泛破坏。 椎体结核因骨质破坏、塌陷,脊柱多出现后突畸形。 结核杆菌产生的寒性脓肿,有的在附近,有的流窜他处: 颈椎结核,咽后壁脓肿; 胸椎形成梭形椎旁脓肿; 腰椎结核的脓肿,有的可以沿着腰大肌鞘向下经股骨小粗隆流注到大腿,甚至远及踝部,有的出现在腰部侧后方腰三角处,个别沿着骶椎前 方进入骨盆。 寒性脓肿,可向体外或胸腹腔内脏器(如肺、肠、膀胱等)穿破,形成窦道或瘘管,造成混合感染。 跳跃性病变:脊柱结核,约90%病例的椎体病变仅在一处。约10%的椎体病灶在两处或两处以上,每处病灶之间有比较健康的椎体及椎间盘隔开,这种情况即是跳跃性病变。 脊柱结核可并发截瘫。其中椎体结核的截瘫发生率在10%左右;椎弓因三面环绕脊髓,故椎弓结核并发截瘫的发生率约在25%左右。 并发截瘫的脊柱结核主要在颈椎及胸椎。因为这些部位的椎管狭窄,而脊髓较粗大,缓冲余地小。脊髓受到病灶破坏产物(脓肿、干酪样物、死骨、肉芽或坏死的椎间盘等)的压迫,即可发生截瘫。因这种截瘫是发生在骨病变的活动期,故称为骨病变活动型截瘫或早期型截瘫,手术减压效果好;当病变已愈合,但脊柱有明显后突畸形,脊髓长期受到后突椎体缘的挤压,磨损,或椎体内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压迫脊髓,也可出现截瘫现象,称为骨病变治愈型截瘫或晚期截瘫,因此时脊髓组织有教明显的退行性改变,手术减压效果差。腰椎椎管较宽敞,椎管内为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缓冲余地较多,故腰椎结核并发截瘫者很少,但可因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相应症状。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本病多见于儿童和中青年,四十岁以上少见。临床上可分三期辨证施治。初期起病缓慢,症状不显,,患处仅有隐隐酸痛,常不引起重视继而少气无力,全身倦怠,夜间疼痛明显,脊柱活动障碍,动则疼痛加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沉细。中期则受累部位逐渐肿胀起,出现潮热或 寒热交作,盗汗,失眠,胃纳差,舌质红苔少或无,脉沉而细数。后期 窦道形成,时流稀脓,或夹有豆腐花或干酪样物质,久则管口陷凹,周围皮色紫暗,不易收口。脊柱结核按病变部位分可分为颈椎结核、胸椎结核、腰椎结核及骶尾椎结核。 颈椎结核比较少见,在整个颈椎中以颈5、6的发病率较高。颈部疼痛和活动功能受限是主要症状。颈1、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