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形态与光合酶活性变化
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形态与光合酶活性变化 摘要:以稳定的转PEPC基因水稻和未转PEPC基因水稻为供试材料,对其外形和光合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未转PEPC基因水稻相比,转PEPC基因水稻株高增加、茎秆变粗、叶片变宽、根系发达,光合酶活性增加,且产量构成因素均增加。
关键词:水稻;PEPC基因;光合酶活性
中图分类号:S511.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1-0023-02
Morphology and Photosynthetic Enzyme Activity of Maize PEPC Transgenic Rice
LI Wan-chang,WANG Dan,WANG Jun-wei,JI Sheng-d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Henan, China)
Abstract: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photosynthetic enzymes activity were studied in maize PEPC transgenic rice and the untransformed r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 height was higher, the stalk was stronger, the leaf was wider, the root system was more exuberant than that of the untranformed rice. The photosynthetic enzyme activity was increased and the yield components were improved in PEPC transgenic rice.
Key words: rice; PEPC gene; photosynthetic enzyme activity
收稿日期:2013-04-07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021023103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04317)
作者简介:李万昌(1974-),男,河南汝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电话电子信箱)li_wan_chang@163.com。
叶片经强光照射导致光合效率长期降低的现象称为光抑制,在C3植物中有较高的光呼吸,光抑制是普遍现象,水稻的光抑制现象经常发生。而C4植物同化CO2的途径为C4光合途径,具有浓缩CO2的机制,特别在高光、高温和干旱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和养分利用效率。因此,将C4植物的光合基因转入C3植物水稻中以提高其光合能力的研究备受关注[1]。早期人们曾试图用常规杂交的方法将C4植物的性状转移到C3植物中[2], 但未获得成功。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用农杆菌转化系统将转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导入水稻,获得了一些高表达的转基因水稻植株[3,4]。本试验以未转PEPC基因水稻和高表达转PEPC基因水稻为材料,对转基因水稻的外形和光合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为应用生物技术进行水稻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以粳稻品种新稻18为基因受体,导入玉米的PEPC基因,获得不同的转基因水稻材料,这些材料盆栽于河南师范大学水稻育种试验地,在自然温光条件下按常规管理。
1.2 酶液的提取和酶活性的测定
取水稻叶片2 g 在Tris-HCl 缓冲液中冰浴研磨,8 层纱布过滤后,将滤液在低温高速离心机上于4 ℃下10 000 g离心20 min,弃沉淀,上清液即为酶液。C4 光合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酶活测定参照Gonzalez等[5]的方法,碳酸酐酶(CA)活性测定按照郭敏亮等[6]的方法,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的活性测定参照李斌等[7]的方法,RuBP羧化酶(RuBPC)活性的测定参照Kung等[8]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材料的形态比较
将玉米的PEPC基因导入水稻后,获得了一系列形态各异的转基因株系。与对照新稻18相比,转基因株系的株高变高,根系发达(图1),叶片变宽,茎秆变粗(图2)。转基因株系的单株有效穗数、穗长、千粒重和单株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0.2%、7.5%、8.9%和32.1%。可见外形的变化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增加密切相关。
2.2 转基因水稻与对照叶片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