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布雷之子陈砾非凡人生
陈布雷之子陈砾非凡人生 长期追随蒋介石反共,被蒋介石视作“文胆”、“智囊”的陈布雷,其8个儿女中没有一个是国民党员,相反竟有4个儿女是中共党员。而在这4个的儿女中,尤以其爱女陈琏和幺儿陈砾最具传奇色彩,本文特将陈砾的革命经历一一梳理,以飨读者。
一
陈砾出生于1929年,是陈布雷最小的儿子,原名陈远,他的母亲是陈布雷的第二任妻子王允默。王夫人是幼儿师范毕业,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幼儿教育,加之写得一手好文章,对陈砾的成长影响极大。陈砾从小就聪慧过人,性格开朗豁达,能说善辩,说起话来滔滔不绝。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重庆南开中学举办了一次英文辩论会,陈砾担任辩手。那次辩论会的主题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当时,盟军东西两路大军都已攻进德国,攻克柏林,两大阵营军队咫尺相见是否会引起争端?苏美之间会不会打起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认为美苏必战,美苏一开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他们盼望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以便从中获利。而中共和毛泽东却断言,“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在辩论会上,持国民党立场和观点的辩手,主张第三次世界大战一定会爆发。陈砾是反方辩手,由于他平时就很关心时政,又直接受到作为学问家的父亲的启发和教导,所以他在辩论中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他认为尽管苏联和日本之间签有互不侵犯条约,但苏联已在雅尔塔会议上承诺,在对德作战胜利后三个月对日宣战。也就是说,苏美之间还有共同敌人,短期内怎么会相互开战呢?于是,他断言第三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陈砾所阐述的观点令人信服。后来,事实也证明陈砾的判断是正确的,那时他才16岁。
二
1946年暑期,陈砾读完高中二年级后,就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校期间,陈砾先后积极参加了抗议美军强奸北大女生沈崇、抗议国民政府为美军开脱的大游行,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他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高喊“国民党政府是卖国政府”的口号。
真正促使陈砾与国民党反动当局决裂的,是国民党对爱国学生运动的疯狂镇压,特别是他所敬爱的二姐陈琏和二姐夫袁永熙,于1947年9月24日晚被国民党特务逮捕的事件。陈砾当时还不知道,深受父亲钟爱的二姐陈琏,早在1939年就在重庆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被捕前是中共北平秘密组织职业青年支部的负责人;更不知道二姐夫袁永熙,是北平秘密党组织的学委书记。二姐夫妇的突然被捕,使他受到极大的震撼。为了营救二姐、二姐夫,以及与姐姐、姐夫同时被捕的同学,陈砾曾经找了不少朋友,并且写信要求父亲伸出援助之手。但他所有的努力均未奏效,陈琏和袁永熙还是被押解到南京,投入监狱。这件事让陈砾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民党倒行逆施,日暮途穷,蒋家王朝垮台在即,他便更积极投身于反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斗争中去。
1948年11月,是陈砾人生道路上的根本转折点。这年11月13日,父亲陈布雷因目睹蒋介石政权濒临倾覆,忧虑沮丧至极,在南京湖南路寓所服安眠药自杀。这时,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密令各大专院校肃清校内共党人员和倾向共产党的进步分子。中共北平秘密组织为避免国民党当局垂死前的疯狂镇压,决定将部分比较暴露的秘密党员和学运骨干分批撤往解放区。陈砾也在被撤出之列,当时,他是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常务理事。就在这时,他收到母亲在一天之内发来的三封加急电报,要他和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书的六哥陈遂立即回南京奔丧。在此关键时刻,陈砾心里十分矛盾,因为他知道,只要一回南京,他就再也别想回到北平,更不可能去他所向往的解放区了。但是,这毕竟是为父亲送最后一程。此时的陈砾,虽然在感情上牵挂父母,但在信仰上却已选择了革命。几经权衡,他让六哥单独回南京复命,自己则收拾行装奔赴解放区。
当时前往解放区是很危险的,特务们获悉中共秘密组织在大规模转移进步学生,便以在北平周边层层设卡,对学生模样的人严加盘查。陈砾自小就戴眼镜,文质彬彬的,一副地地道道的书生形象,自己闯关都很悬,更不用说组织上还要让他带上一个年仅15岁的“表妹”。这位“表妹”也是一名进步学生,没人掩护,她自己很难出关。陈砾非常聪明,他会好几种方言,正好派上了用场。19岁的他把眼镜藏起来,化装成自行车修理工,带着“表妹”巧妙地混过一道道关卡,终于安全到达河北解放区泊镇姜桥村。
三
进入解放区后,陈砾被送到华北联大政治班学习中共城市政策,熟悉平津两市的社会情况。
不久天津解放了,陈砾随军入城,在新建的《天津日报》社任时事编辑。工作中,陈砾勤奋好学,很快成为新闻队伍中的骨干。《天津日报》的领导王亢之、范谨、邵红叶等人对陈砾的革命热情和才华非常欣赏,对其放手使用,全面培养。很快,陈砾便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编辑、记者和撰写社评的高手。1952年,陈砾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先后被任命为报社秘书组组长、理论组组长、文教组组长和地方工业组组长。
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