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芦山 社会管理新探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震后芦山 社会管理新探索

震后芦山 社会管理新探索   11月2日,芦山县飞仙关镇飞仙关村委会外面的广场上热闹非凡。当地村民将自家土鸡、老腊肉、野生猕猴桃、嫩姜等各种农产品摆摊来卖;各个村的文化团体、舞蹈协会等自发过来为村民无偿表演节目。当天,来赶集的还有近200名的成都市民。 “我说钱够了,他们还往我手里塞,说是支援灾区人民。”上午才刚过11点,村民朱华英背来的100斤生姜就被抢购一空。而另一边,高大姐带来的两只土鸡也卖了200多元钱,她笑呵呵的说:“义集好,给我们带来了帮扶!” …… 这是飞仙关镇举办的第一届城乡情特别义集活动。 这次义集活动,由成都市锦江区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主办,这样的义集活动每月都将在受灾村组举行,旨在帮助芦山老百姓恢复生计。“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想建立一个村的农产品对接城市社区的框架,让老百姓参与其中,自己增收致富。”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综合办主任高杰告诉记者。 芦山地震发生后,像“爱有戏”这样来到灾区的社会组织共有700余个、志愿者1.8万余名。如今半年过去了,仍有79家社会组织、103个服务站点在灾区坚持服务,社会组织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创新。 政府职能转变 与社会沟通更顺畅 地震发生后,由于各路救援力量和物资大量涌入,致使通往灾区的“生命通道”出现拥堵。 如何有效地联络、沟通、协调服务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如何让他们有序地参与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成为灾区亟需解决的问题。 震后第5天,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设立了以省委常委李登菊任组长的社会管理服务组,专门负责联络、沟通、协调、服务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让他们依法有序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这是第一次以党委政府的名义组织协调社会力量,以政府主导,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是对救灾赈灾的有效探索。”雅安市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此举开启并加强了跨界合作,不仅释放了城市社区资源,规范了社会组织援建方式,也创新了地震灾区社会管理的新实践。 震后第8天,芦山县城的帐篷内,全国首个灾害应对社会管理服务专门平台——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宣告成立。 作为中心最早的一批工作者,雅安团市委书记杨俊回忆说,中心刚成立时,志愿者们都不了解中心的具体工作。“之前没有过这样的机构,我们只有挨个去找组织和志愿者,让他们登记。” 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很快,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都知道了要到灾区有效参与志愿服务,就得先找中心登记报备。由于芦山地震志愿者服务中心能够迅速收集到受灾乡镇基层最及时、最真实的需求信息,并能有效调度最适合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前往服务,因此芦山服务中心的救灾援助工作也越来越高效了。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5月12日,雅安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应时而生,成为协同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有效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平台。 “平安星”是入驻雅安服务中心的社会组织之一,主要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其负责人刘宝宗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了汶川、玉树、雅安的三次地震救援。跟5年前相比,刘宗宝深有感触:“雅安服务中心建立后,不仅与其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交流和沟通更便捷,更明显的是,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更顺畅了,行政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项目对接的数据也见证了这一成效。截至11月2日,中心累计对接社会公益项目493个,资金合计约11.46亿元。其中已实施完成项目204个,正在实施项目174个,正在洽谈项目115个,储备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等社会公益项目1356个。 完善服务体系 让百姓更加受益 11月4日,记者走进芦山县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墙壁上因地震而留下的裂痕仍在。顺着楼梯往上,每一层楼梯间的爱心墙上贴满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对灾区百姓的关心与帮助,提醒着人们不忘灾难,感恩前行。 据芦山县团委副书记、服务中心副主任胡玉婷介绍,中心设有志愿需求、组织报备、行动协同等服务项目,根据百姓的需求来推荐投资项目,这种方式被形象地称为“菜单式”供应。“除此之外,中心还为入驻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硬件方面的帮助,让他们更好地服务灾区百姓,改善灾区百姓的生活。” 芦山县每个安置房的水、电、办公设备、网络等费用都由中心出资;“大爱武术”社会组织在芦阳二小教孩子学习武术强身健体,但是没有场地,最后由中心协调了县城的安置小区;川农社工为龙门乡的老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服务,资金短缺,中心了解情况后帮助他们解决了办公设备、宣传制品制作等问题,并为他们争取资金…… 像此类惠民的事例还有很多。而这时,办公桌上一张简单的“派遣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清仁乡人民政府:兹有杭州恩流施爱(组织)周阳带领4名志愿者前往你乡,进行关爱震后儿童、学生课业辅导(项目),请你单位协调安排相关志愿服务工作。”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