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热望和无奈——韩愈《马说》重读.docVIP

青年热望和无奈——韩愈《马说》重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年热望和无奈——韩愈《马说》重读

青年热望和无奈——韩愈《马说》重读   文坛历来以 “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等语形容韩愈散文,可见其文章博大气盛,故世人读韩文多关注其长篇。其实,韩文短制同样不失气盛言宜的风貌,那种海天之气在短短的文字间鼓荡,读者会生出一种感觉,只要字里行间透出些微罅隙,一股雄迈之气便将一冲而出。这股雄健之气,在韩愈早年文章中多源于青年的热望,《马说》便是典型的一例。 “马说”这题目是后人加的,原题“杂说”,一共四篇短文:其一说龙与云,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龙云相灵,君臣遇合;其二说医理与治国,治天下要善抓纲纪;其三题崔山君传,说人之貌与心,观其貌,不如论其心与行;其四即为《马说》。这四篇文章编在《昌黎先生集》第十一卷,但写作时间不详,审其文意,有论者认为《马说》大约作于韩愈28—33岁时(林为挺《满腔郁勃,慷慨悲歌——〈马说〉情感浅析》)。韩愈25岁高中进士,那一榜人才济济,被誉为“龙虎榜”,此后三次试博学鸿词科,皆落选,29岁入董晋幕府,正式踏入仕途。31岁为观察推官,34岁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36岁为监察御史。此后虽有沉浮,但总体说来宦海还是风顺无碍的:54岁,兵部侍郎;56岁,京兆尹、御史大夫、吏部侍郎;直到57岁病死,死后获追赠“礼部尚书”,谥曰“文”,终以显达荣耀人生谢幕。因此我们以为这一组《杂说》应是他青年时期的作品。 青年总有一种理直气壮的自信。“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劈空而来,其自信力锐不可当!这两句话如对沧海大声倡言,似立峰巅俯首朗语。千里马、伯乐故事见《战国策·楚策四》,伯乐,相马人也。千里马因为伯乐而被发现,被发现才有(获得)“千里”之称,年轻人总以为自己就是那千里马,未有“千里”之称实在是因为伯乐不常有!一句之中前后两叹,一叹千里马驹等待伯乐出现才能显世,二叹常有的千里马等不来伯乐的慧眼,因为伯乐不常有!两叹之中,“有无”这一对矛盾便凸显而出。有伯乐,有千里马,似乎是否千里马不用考虑,不需强调;千里马不存在“有无”的问题,伯乐才有“有无”的问题;似乎若无千里马,则必无伯乐。这没有矛盾,矛盾在于:千里马常有伯乐常无。青年总以为自己本就是千里马,当然,不能显出“太绝对”的样子来,韩愈为把话说稳,“有”字前置一“常”字,这是全文的转折!常有的千里马常不被发现因为不常有伯乐。悲剧性的无奈,尽在这两句话中! 若千里马不常有伯乐常有,无奈的悲剧不会发生,即便伯乐有些悲剧性的感伤,最多也就是一种闲愁。若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也不常有,则更是不会发生悲剧的了,因为循着韩愈的思路,这话的实质是:没有伯乐也没有千里马,这是个庸庸碌碌的世界,庸庸碌碌的世界只有喜剧没有悲剧。然而,自从有了千里马的世界开始便有了悲剧, “名马”多为悲剧的主角,也只有“名马”才能成为悲剧的主角!若是驽马或普通马,相继死于槽枥,虽为悲剧可并不惨烈;即便一群普通马齐齐亡死于槽枥,虽足悲泣,然不足以心碎;而千里马死于槽枥不亡于疆场,千里马不与强悍的敌手搏击而受辱于奴隶人,观者动容,肝胆必为之崩裂,心肠必为之撕碎!作者于此三叹,若一叹中有热望,二叹中则“一天欢喜,都凄然化为冰冷”(林纾),三叹就跌入死静无声,“几无余地可以转旋矣”。行文至此,一篇基调已定。 人,尤其是自视为英雄的人,其悲剧在内心的热望与冰冷的世界撕裂灵魂时启幕,在热望燃尽、心已冰凉或被那冷酷的世界揉碎时落幕,而其间的剧情始终贯穿着一声接着一声的叹息。 全文中最沉重的叹息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粟之于马犹饭之于人,英雄不怕流血但会饿慌心神。“一食或尽粟一石”,这对于常马来说极其危险,因为普通马尽一石粟若饮水则必撑破肚皮,粟在肚中经水膨胀,常马必死。食马者以常马食量供食常马,常马饱,得常力;以常马食量供食千里马,千里马因为饥饿,即便显现常马一样的力量也不可能,哪里能够日行千里呢?有千里马,无千里马之粟量而食,千里马亦无矣!此为四叹。 此一叹息中一对关系发生变化了,不是千里马与伯乐,而是千里马与食马者。千里马显出千里之力与美,即便不是伯乐也会发现这是千里马也。食马者不是伯乐,所以千里马在食马者的世界里就已经被“无千里马”了。这一叹与伯乐无关,但我们似乎也听到了伯乐的叹息,试想,伯乐即便站在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千里马”面前,能看出那是一匹千里马吗?“相”出了这就是一匹千里马,但是因为长期不能与常马等,而无法恢复其千里之能,伯乐的感受又会是如何呢?其痛苦与不能与常马等的千里马有区别吗?这一声叹息,从场外自伯乐口中沉重传来,奴隶人是不能让千里马驰骋,英雄犹如困兽,伯乐的叹息惋惜中尚有一丝兴奋与期待;食马者不让千里马饱食,饥饿犹如酷刑羸弱了英雄硬汉,“一钱(此处钱比喻基本的物质条件)逼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