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自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游褒禅山记自制课件

宁夏中卫中学 裴军喜 课前活动1. 1、背诵你所熟知的王安石的诗,并说说你对这些诗的理解。 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屠苏: 酒名。元旦时喝屠苏酒能去除疫气。曈曈: 太阳初升, 光亮的样子。 桃符: 古人用桃木在门上刻符驱鬼, 后人改用门联。 【白话:】在爆竹声中, 一年又过去了, 春风送来的和煦也溶进了屠苏酒里, 就在旭日东升, 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 所有的人家都以新桃符代替去年的旧桃符, 以迎接崭新的一年。 王安石难倒苏东坡 同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与苏东坡,政见却不同,王安石提倡变法,而苏东坡不赞成,所以两人的关系不好.    据说王安石曾出题刁难苏东坡,他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要苏东坡对出下联.这副对联的上联是: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原来那年是闰八月,阴历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这个节气,的的确确是不折不扣的两度春秋.另外,对联的第四字与第十二字都是“春”字,要求下联也具备同样的特征,这就极大地增加了难度.    苏东坡虽是奇才,但碰到这种挖空心思的怪题,想了好久也对不出来,只好交上白卷,受到王安石的耻笑.不过,王安石本人当时并没有亮出他的下联.苏东坡挨了“整”,好比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时间过去几百年之后,直到清朝中叶,对联专家梁章巨才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下联: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苏东坡的第二句是: ???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苏东坡又被难住了。后人对了出来: ????? 王安石考苏东坡的第三句是: ?????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镇江古名铁瓮,有金山、银山、玉山。苏东坡刚好游览过。但还是不能成对,至今仍无人对出,大家不妨一试。 课前活动2. 2、想一想,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其共同点是什么?? 《岳阳楼记》、《小石潭记》 活动一:作者背景 知人识文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1042年登进士第。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70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写作背景介绍 作者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回家途中游褒禅山,却未尽兴。3个月后,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以游山为喻,借事说理。 褒禅山风光 活动二:逐段译文,梳理文意 任务要求: 1、自主译文,积累词汇、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2、理清写作思路,概括文层大意。 思考: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第一段补充注释: 舍:名词作动词 ,建造屋舍 址:山脚 卒:死后 名:名词作动词,起名 阳:山的南面 (也可指水的北面) 第二段补充注释: 侧:名词作状语 ,从旁边 以:与 “上”“下”“东”“西”连用,表 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穷:尽,指走尽洞的深处,走到尽头,形容词 作动词 其进:那向前进(的事) 其见:那见到的(景致)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或:有的人 第三段补充注释: 观(于天地……):观察 非常:不寻常(古今异义) 在:动词,表示一种存在。 (罕至)焉:语气词 至于:到达。于,介词,引出行为涉及的对象。 (力足以至)焉:代词,那里 尽吾志:尽到了自己的心意,尽心尽力 所得:得到的,即收获。 第四段补充注释: 于:对于 (古书)之(不存):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存:保存 后世:后代的人 谬:形容词作动词,弄错 传:动词作名词, 指流传的文字 此所以……:表示原因的判断句 学者:求学的人 第五段补充注释: 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5)以上几种情况兼用,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由汉武帝创立纪年的先例。 8、而予亦悔其随之。 9、吾其还矣。 10、其此之谓矣。 11.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之”字含义记忆口诀:去他的,这不译 活动三:阅读理解,整体把握 1、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