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ppt

1.1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主要内容 一、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   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煤矿开采与通风的基本概念 三、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程与标准 1.1 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煤矿安全规程》(2007年版)的第一百五十八条明确规定:“所有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必须符合本规程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 * 安全监测与监控   第1章  绪 论 图一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1.1.1 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国外研制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始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1)我国引入国外系统的情况 1.发展历程: 80年代初引入数套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 美国的SCADA系统、英国的MINOS系统、德国的TF-200系统、法国的CTT63/40/μ系统、加拿大森透里昂系统。 (1)性能/价格比过低,即系统价格过高, 难以承受; (2)主监测机的系统软件在文档处理上有些 不符合中国国情; (3)井下工作站体积、重量比较大; (4)技术服务上有缺憾; (5)有些系统的技术并非一流。 这些监测监控系统存在如下问题: 2)我国目前监测监控系统的状况 通过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我国先后研制出: KJ2、KJ4、KJ8、KJ10、KJ13、KJ19、KJ38、KJ66、KJ75、KJ80、KJ92等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各主要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又相继推出了KJ90、KJ95、KJ101 、KJ83 、KJF2000、KJ4/KJ2000和KJG2000等监控系统,以及MSNM、WEBGIS等煤矿安全综合化和数字化网络监测管理系统。 国内矿井监控系统简介 1. KJ83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KJ83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所属的北京神州鼎天数码信息技术公司所研发的产品,系统可配接最大监控容量:64个监控分站。 2. KJ101型矿井监控系统 KJ101型矿井监控系统是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产品,本系统装备的KJ101-45型甲烷传感器,独创耐高浓瓦斯冲击技术。 3. KJ95型矿井监控系统 KJ95 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是煤科院常州自动化 所“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主要用于监控矿井上下各 类安全、生产参数及电力参数,汇接管理多个安全 与生产环节子系统,适合大中小各类矿井使用。 4. KJ90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KJ90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是在我国第一代KJ1型矿井监测系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攻关项目研究基础上,汲取了国内外煤矿环境监测系统优点,重庆煤科院仪表所于1990年成功研制出来的。KJ90型煤矿监控系统自研发出来以后,在实际推广应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到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产品。 在“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十二字方针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款指导下,规定了我国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因此,大大小小的系统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促进了各厂家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服务意识。 图2 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2.系统概述 1)系统构成 2)系统功能 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能够实现矿井生产参数的监测、环境参数的监测、设备控制三大功能。 (1)地面中心站 地面中心站能够实现各种监测数据的处理、显示、查询、存储、打印等功能,以及操作员发出设备控制命令等。 生产参数的监测:井上、井下主要生产环节的生产参数和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如煤仓煤位、水仓水位、供电电压、供电电流、功率等模拟量;水泵、提升机、局扇、主扇、胶带机、采煤机、开关、磁力起动器运行状态和参数等。 环境参数的监测:煤矿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及工作面的作业条件,如高浓度甲烷气体、低浓度甲烷气体、一氧化碳、氧气浓度、风速、负压、温度、岩煤温度、顶板压力、烟雾等。 * * * *

文档评论(0)

y20062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