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与心理课件
前 言 日常一个简单的动作,却需要一系列精细的活动配合,而这一系列精细的活动又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才可能完成。那么,神经系统是怎样精确地控制人体各部位的活动呢?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认识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基本单位——神经元。 第一节 神经元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基本功能是接受和传导信息。 一.神经元的构造及分类 (一)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按突起多少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按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不管是哪一种神经元,其基本结构均相似,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主要类型模式图 神经元的结构 左图为神经元模式图,右图为神经元超微结构图 二.神经兴奋的传导 (一)神经兴奋 1.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就会从安静状态转变成活动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神经兴奋。 2. 动作电位模式图 人类神经元的静息电位为-70mv,阈电位为-55mv。任何原因改变了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到达阈电位水平,神经元即产生一种沿轴突传播的电变化,称动作电位或神经冲动。 (二)神经兴奋的传导 在郎飞氏节处是跳跃性传导。 遵循“全或无”法则。 三.突触及突触传递 1.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分叫突触。 2.突触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 3.突触联系类型有:轴突-胞体型;轴突-轴突型;轴突-树突型。 第二节 神经系统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一.周围神经系统 1嗅2视3动眼,4滑5叉6外展; 7面8听9舌咽,迷走和副舌下全。 其中:1、2、8是感觉神经; 3、4、6、11、12为运动神经; 5、7、9、10为混合神经。 脊神经共31对,其中 颈神经:8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全部是混合神经 植物神经系统 又称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支配所有腺体和内脏的活动。 交感神经的功能主要在机体应付紧急情况时产生兴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副交感神经具有保持安静时的生理平衡作用;二者在功能上是颉颃的。 二.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两部分:脑和脊髓 脊髓的功能: 一是将脑和外周神经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和传出的中间站。 二是可对部分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 (二)脑 1.脑干——延髓、脑桥和中脑 2.间脑——丘脑、下丘脑 3.小脑 (1)延脑——下端与脊髓相连,上端与脑桥相连。具有调节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功能,被成为“生命中枢”。 (2)脑桥——调节和控制人的睡眠。 (3)中脑——位于小脑和脑桥之间。腹面神经纤维形成大脑脚;背面为四叠体,其中上丘为视觉中枢,下丘为听觉中枢。 (4)网状结构:在延脑、脑桥和中脑内的广泛区域,有神经纤维交织纵横穿行呈网状,这个由白质交织区域成为脑干网状结构;分为上行网状系统和下行网状结构,对保持大脑皮层兴奋性、保持觉醒和意识状态,协调运动有重要作用。 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神经通路的“中转站”。 下丘脑是快乐、愤怒等情绪所在地,还控制饮食、体温、内分泌等,是内脏活动的调节中枢。 小脑的功能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皮层被表面的沟、裂。回等分成各个区域,从前到后可以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区域。 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2.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它是反射活动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类型 锥体细胞:是大脑皮质的主要传出神经元。 颗粒细胞:包括星形细胞、水平细胞和篮状细胞,是大脑皮质的中间神经元,构成皮质内信息传递的微环路。 梭形细胞:大梭形细胞也属于传出神经元。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类型 大脑皮质的分层 脑电活动 1.α波:频率稳定,约为8——13次/秒,清醒、闭目、安静状态下出现。 2.β波:频率约为14——30次/秒,兴奋状态 3.θ波:频率约为4——7次/秒,浅度睡眠 4.δ波:频率约为1——3.5次/秒,深度睡眠。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颅相说 定位说 整体说 机能系统说 模块说 泛脑网络论 第三节 脑与心理活动 一、脑发展与心理发展 (一)脑的进化 (二)个体发展 二、脑与认知 脑与记忆 脑与创造 脑与想象 脑与语言 脑与思维 三、脑与情绪 脑与人的七情六欲 快乐中枢与痛苦中枢 四、脑与行为 脑与性别差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