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救互救1(急救09)课件
(3)、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C-Circulation) 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如发现严重出血的伤口,立即止血。 (二)进一步检查 根据伤病者的伤病史、症状、体征而做出判断,救护者需为伤病者做全身检查並记录:(从头部、颈、胸、腹、背、骨盆到四肢) 伤病史: 判断伤患的意识状況、由伤病者和目击者讲述意外或疾病发生的经过,疾病史(有些伤病者可能携带有病历卡)、姓名、电話、地址、並给与情绪的安慰。 症状:伤病者主观的感觉异常如活动的能力、疼痛的感觉等 。 体征:由救护者察觉到的客观表现。 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涉及生命的客观表现。 a.观察:呼吸、出血、瞳孔、肤色、分泌物、外观。 b.触摸:脉搏、体温、疼痛反应、肿胀、皮肤湿冷或干燥。 (1)、呼吸 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分钟 成人(8岁及以上)16~20次/分 儿童(1~7岁)20~30次/分 婴儿(1岁以下)36~40次/分 (2)、脉搏 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分钟 成人60~100次 儿童80~120次 婴儿120~140次 (3)、皮肤状况 正常情况下:温暖、干爽、红润(4)、体温 成人在正常情况下:36℃~37℃(5)、血压成人在正常情况下: 收缩压:90~139mmHg 舒张压:60~89mmHg (6)、瞳孔反应 瞳孔又称“瞳仁”,位于黑眼球中央。正常时双眼的瞳孔是等大圆形的,遇到强光刺 激能迅速缩小。用手电筒突然照射瞳孔即可观察到瞳孔的反应。当伤病员脑部受伤、脑出 血、严重药物中毒时,瞳孔可能缩小为针尖大小,也可能扩大到黑眼球边缘,对光线不发 生反应或反应迟钝。有时因为出现脑水肿或脑疝,使双眼瞳孔一大一小。瞳孔的变化揭示 了脑病变的严重程度 当救护者替伤病者做进一步检查时,应立即按照伤病者的紧急情况而做出适当处理(三)向医务人员报告伤病情 救护者应尽快安排伤病者作进一步的治疗,并向有关的医务人员报告详细的病情。伤势严重的应立即送往医院,如有可能应通知伤病者的家人。 急救综合为八步措施 1、判断意识 2、高声呼救 3、急救体位 4、打开气道 (A----Airway) 5、人工呼吸 (B----Breathing) 6、人工循环 (C----Circulation) 7、紧急止血 8、保护脊柱 (六)、申请急救服务(拨打急救电话) 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拨打“120”急救电话最佳人选为患者亲属或现场知情者; 求助者切勿惊慌,应保持镇静,语言表达清晰,简练易懂。事件发生的种类、病情或伤情、事发地点及现场联络人电话是重点。切记要求接听者将内容重复一次,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确认后才可挂断电话。 如遇灾害事件;报警人要报告灾害性质、涉及范围、伤亡人数、目前救援状况。 如果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求助者应先对伤病者进行检查并做急救处理后,再拨打急救电话。 电话告知内容 你(报告人)的电话号码与姓名,伤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 伤病员所在的准确地点,尽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交汇处或其他显著标志 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如昏倒、无意识、呼吸困难、大出血等 突发事件时,事件发生的种类,说明伤害性质、严重程度、受伤人数 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七)、救护者注意事项 1、救护者的责任 第一,迅速观察现场安全情况,确保伤病者、急救人员 及 周围人员的安全,不可贸然进入危险环境中。 第二,迅速判断伤病者的受伤程度。 第三,尽快寻求帮助,呼叫医务人员到现场救治并运送伤病者到医院。 第四,利用所知急救知识和技能小心处理伤病者,尽快对伤病者做出初步处理,在医务人员到场后帮助施救。 第五,遇到群体伤情况,首先到达现场的救护者应全面关注并指挥对所有伤病者的处理,且勿只顾救某一伤病者而忽视对其他伤病者的早期救助。 2、保护自己,勿受感染 救护者可能担心在处理伤病者的时候,有被伤病者传染疾病的可能。为了减少被传染的机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救护者应该执行标准防感染程序。 戴口罩。 戴一次性手套。 避免伤病者身上或现场的尖锐物品刺伤。 处理严重出血时应戴上保护眼罩。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使用人工呼吸面膜、袋装面罩、气囊及面罩复苏器。 在处理伤病者后,使用肥皂水清洁双手并清洗和消毒急救用品。 第二节 急 救 一、急救原则 在专业人员到来之前,首先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员的安全 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伤病员的痛苦等措施 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