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雷电科学发展简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雷电科学发展简史.ppt

* 第1讲 雷电科学发展史 主讲人:王身云 现代防雷技术基础 办公室:学科楼2#N301室 电 话:025 邮 箱:wangsy2006@126.com * 课名:现代防雷电技术基础 英文名:Foundation of Technology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课程类型:选修课 学时/学分:32/2 授课方式:理论教学 前导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微波技术与天线 课程信息 * 课程学习内容: 课程信息 雷电基础知识 现在防雷技术 雷电科学发展 大气电平衡 雷云起电机制 闪电过程/效应 防雷总体原则 避雷装置/器件 接地技术 信息系统防雷 雷电灾害 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55分,山东黄岛油库5号罐遭雷击起火,引爆了1至4号罐,大火共燃烧了104个小时,19人死亡,78人受伤,烧耗原油3.6万吨,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8500万元。中科院空间中心华北雷电监测定位网为这次火灾提供了精确的雷电定位数据。 2000年6月22日下午15时左右,武汉航空公司一架从湖北恩施至武汉的运七型客机,在郊区遭遇雷雨天气坠毁,机上38名乘客以及4名机组成员无一生还。空间中心湖南雷电监测定位网向国家民航总局提供了这次空难的雷电定位数据。 2001年5月8日,广东惠阳市秋长镇一间工厂遭雷击爆炸起火,死亡三人,伤八人。中科院空间中心深圳气象局雷电定位网为这次灾害提供了精确的雷电定位数据 雷电引起的电力故障 雷电引发的森林大火 * 殷商(公元前1500年) 甲骨文 “雷”字; 西周 青铜器 “电”字; 东汉 《论衡》“雷者火也……论雷之为火有五验, 言雷为天怒无一效。……”; 北宋 《梦溪笔谈》“……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 非人情所测也。……”; 南宋 《鸡肋篇》“……凡金所饰与佛面皆销释, 而其余采色如故。与沈所书盖相符也……” 第1节 中国古代对雷电的认识 * 此外: 《雷虚篇》驳斥“雷击人为鬼神之念” ; 《搜神记》记录了“尖端放电现象”。 第1节 中国古代对雷电的认识 * 小结: 我国对雷电现象的科学观察和忠实客观记述早于欧美千年以上!!!但对于其本质的研究和揭示却晚于欧美百余年! 什么原因? “鬼神之说”的影响/鄙视科学技术/急功近利,不求甚解,只停留于观察…… 欧美则利用“科学实验”这一手段进行科学验证,寻其规律,并得到官方和社会的支持! 第1节 中国古代对雷电的认识 * 我国防雷科技历史研究: 喻剑辉《消雷技术的理论与实践》11座古塔受雷击2190次,无受雷害记录……; 解广润从古塔资料中找到消雷“金钥匙”-半导消雷器(本质:引雷入地,而非消雷); 林清凉(台湾)《电磁学》木塔不被雷击原因“绝缘避雷”; 安文思《中国的十二大奇迹》“屋上脊吻即龙上的金属条一端插入地里……” 说明避雷针的想法和设计源于中国! 第1节 中国古代对雷电的认识 * 培根(英国)、笛卡儿、伽利略等提倡“科学实验”建立“理性思维”; “电”的认识; 富兰克林将天电引到地上来做实验,证实了雷电的电本质; 1750年“岗亭实验”、1752年“风筝实验” 第2节 欧美雷电科学发展 * 背景: 社会需求、基础科学、非科学阻阻碍; 教育的发展:洪堡提出电学从书斋进入大自然; 富兰克林:电容器原理/提出电荷守恒原理; 富兰克林的贡献; 第3节 避雷针的发明 尖端放电 起电机理 发明避雷针 正式宣布于1753年() * 背景: 1752年 Lemonier提出大气电场无时不在(探针法) 1785年 伏特 提出另一测量大气电场方法(火焰法) Erman/Peltier 地球带负电,大气电场起源于静电感应 第4节 大气电学的发展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实验仪器和方法 * 开尔文(1824-1907) 地大气电学的贡献: 提出电位的概念; 指出测量大气电位梯度/大气导电性/起电机制/相机记当雷电过程; 晴天大气底层存在空间电荷…… 第4节 大气电学的发展 * 总结:大气电学的进展 关于大气导电的研究; 关于闪电的研究; 关于雷电起电机制和云中电荷分布的研究 第4节 大气电学的发展 * 1750-1990年,防雷技术进展缓慢!原因? 无新需求; 大气电学理论探索较少。 至到新需求出现,促进防雷技术发展! 1876年,电话出现(架空长导线),导电器(火花隙); 1887年,英国供电公司成立(电网集中供电,需要高电压),过电压力防护与防雷; 第5节 现代防雷科技 * 19C90年代,汤姆森,磁吹间隙(磁吹灭弧避雷器); 1901年,德国,角形间隙(阀型避雷器); 直击雷到感应雷防护 191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