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库管理局灌溉科科长创业先锋事迹材料
水库管理局灌溉科科长创业先锋事迹材料
在xx水库管理局,当有谁问起xx灌区干支渠工程状况及渠道建筑物、绿化平台、绿化苗木、沿渠道路等情况时,大家会不约而同的说:问一下付大队,这些情况他最清楚。是啊,从学校一毕业就到xx灌区工作,先后在三个基层管理站、灌溉科、维修养护大队工作,一呆就是整整30年。30年的灌区工作,使他由一个朝气蓬勃的技术员成长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30年的不懈努力,造就了他雷厉风行、永争第一的性格;30年的默默耕耘,使他对灌区情况了如指掌,与灌区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30年如一日的追求卓越,他用智慧和心血见证着xx灌区的成长和昌盛。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全部献给了最纯朴的基层水利事业,他就是现任xx水库管理局维修养护大队队长xx同志。
一
1984年7月,xx同志毕业于xx省水利学校农田水利专业,同年分配到xx水库管理局惠家窑站工作,刚参加工作,他意识到,要想干好工作,还需不断学习提高,于是1985年便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有一次他在xx考试报名时,看到一些自己想要的书籍,于是他倾其所有买下了整套书,兴高采烈地向车站走去,当到达车站时才发现身上仅剩4毛钱了,最后只好坐车到半路下车,徒步赶回单位。正是靠着一股狠劲和永争第一的精神,他很快从众多年轻同志中脱颖而出,被选拔到机关灌溉科从事技术工作。
在灌溉科工作期间,他认真学习灌溉管理和工程技术相关知识,虚心向科室领导和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很快就成为技术骨干。1991年,对我局发展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马栏河引水工程前期测量踏勘工作开始,作为业务尖子,他与管理局抽调的其他4名技术骨干及7名协助人员一道开始了马栏引水隧洞平面图测量工作。从1991年5月1日开始,他们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在陈家山附近早点摊吃点油条豆浆,然后背上干粮,带上测量工具,步行7、8公里到目的地开始测量。有时为了选择较好的测量点,他们要自己砍树,修路。三伏天顶烈日,冒酷暑,与成群的牛虻做斗争;山中多雨,好多次都是衣服下湿了又干;饿了,就啃些随身携带的干粮,渴了,就到沟底去打水,拾柴火烧水喝。晚上回到临时住所,他们还要常常加班到深夜,将当天的测量数据进行核对记录。从5月1日到10月28日测量结束,xx和他的测量队每天要徒步在山中行走二三十公里,好几个人磨烂了3、4双鞋,等测量结束后,他全身浮肿,廋了将近二十斤。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引水隧洞平面图为马栏引水隧洞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第一手详实的资料。
二
1993年10月,由于工作扎实认真,善于思考,工作大胆且勇于创新,29岁的xx同志被管理局选拔到基层管理站工作,任xx站副站长,负责管理站灌溉用水和工程管理工作。
初到xx管理站,他看到的是职工思想不稳,灌溉用水层层加码,管理站任务完成差。对此,他不等不靠,积极深入灌区一线,全面了解灌区各村社的灌溉用水情况,针对当时灌区存在农民“浇地难、负担重”的现实,大胆提出了“收费到村组、服务到农户”的工作要求,使用水中间环节减到最少,水费层层加码的现象彻底解决,灌区群众用水积极性空前高涨。随后,他再接再厉,对基层管水队伍进行全面整顿,针对灌区基层用水队伍臃肿,人浮于事,作风差,办事效率低的现象,及时精简清退段斗工作人员23人,建立起了纪律严明、运转高效、作风过硬的的基层用水队伍。以上两项工作的推进,使管理站在灌区群众中的威望全面提升,管理站职工工作积极性得到全面调动。
xx是一个永远不满足现状的人,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是他的秉性。在灌区用水秩序良好,群众用水积极性提升后,他看到渭北旱塬地区总体缺水,在农民需要灌溉时水量不足,9、10月份却有大量河水白白流走。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提高水利用率,他提出了蓄墒灌溉新思路,引导灌区群众在9、10月份利用漆水河弃水搞蓄墒灌溉,既增加了当季秋粮产量,又为小麦播种提供了较好墒情。据统计,开展蓄墒灌溉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也增加了灌区群众收入,扩大了社会效益,同时提高了管理站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他还坚持深入灌区村社走访农户,鼓励灌区农民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管理站全面做好随时灌溉准备工作,使灌区蔬菜种植由原来的600-700亩发展到近2000亩,既增加了灌区群众收入,也促进了灌溉用水量的增长。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xx管理站由原来的落后站一跃成为灌溉用水的排头兵,xx也于1994年10月被破格提拔为站长。
在xx站工作期间,xx能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劲头和不畏艰险、率先垂范的工作状态。1995年3月28日夜,漆水河上游普降大雨,河水快速上涨,西干xx引水5.2立方米每秒,凌晨5点多,他带领职工巡查渠道,并做好用水安排工作。当巡查到西干六支渠节制闸前时,由于当时灌区水利设施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