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在山东早期传播探究
马克思主义在山东早期传播探究 【摘 要】山东党组织在中共建党伊始即已被列入创建计划之内。山东先进分子在济南依托齐鲁通讯社(书社)为活动载体,创办社团,展开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成立秘密党团组织。随着新史料的挖掘和出现,山东早期党、团组织轮廓初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播;早期;山东
中国共产党山东地方组织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党组织之一”,①又是全国地方党组织之中最为隐秘的一个,关于其创建问题迄今仍聚讼不休。相关情况,国内外学者公认它“事实真相最难把握”。日本学者石川祯浩认为,在中共一大之前,济南“肯定存在某种程度的共产主义组织”。②这种证据链缺失的情况,在其他地方党组织也不同程度存在。党史专家邵维正指出:“当时各地的建党活动,由于各地政治环境不一样,各地的建党活动方式、名称和公开程度都不一样。”③中共创始人之一毛泽东也回忆说,他本人入党“没有介绍人”,“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并不多,可谓年幼无知,不知世事。”④
马克思主义在山东地区的早期传播,催生了中共山东党组织的诞生。山东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松散社团到全省执政,肇始于马克思主义在山东地区早期传播的燎原之火。山东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用于指导实践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力量。这种力量的激发与释放,离不开传播主体(山东党组织及其成员)的推动。早期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启蒙,在特定时间段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他们的开创之功,是值得尊重的,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当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山东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得与失、成与败,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下去认知,必须放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潮流之中去考察。
一
马克思主义在山东传播的序幕,可追溯到20世纪初。1906年秋丁惟汾等山东同盟会会员在日本东京创办《晨钟》周刊,这是山东人所办的最早的革命刊物。《晨钟》在国内受到热烈欢迎,同盟会会员栾星壑(山东栖霞人)1906年归国后便在青岛主持《晨钟》杂志国内发行事务,并参与创建震旦公学,很快使青岛成为革命党人的一个活动中心。青岛有地理之便,得风气之先,政治高压较济南稍缓和,遂成为山东革命的“孵化器”。
1908年同盟会会员陈干、刘冠三在青岛创办震旦公学,该校被誉为“山东革命的摇篮”。 1907年冬,陈干接到章太炎寄自日本一函:
明侯我兄如见:连接数书,未知复处。近接手书,知青岛大有可为,喜极。鄙意学堂不当骤办,盖此事既须经费,讲师又不意求,不如专立学会,讲社会主义为妙。溥泉可至青岛一游,与同人开讲社会主义一两礼拜。但今尚无旅费,由日抵胶不过二三十元而已,不可骤得,君若能为溥泉筹集川资寄下,则甚好也。手此。敬颂岁祉。冬至后二日,章炳麟白。⑤
据此推知,陈干曾就创办震旦公学等事向章太炎请教,章太炎遂建议“讲社会主义为妙”,并推荐溥泉(张继)“开讲社会主义一两礼拜”。张继这年8月,在东京发起中国第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社会主义讲习会。张继为章太炎挚友,以传播社会主义理论著称于当时。此函,大概是马克思主义在山东传播的最早文献记载。震旦公学实为山东同盟会机关,所开设课程“注重国民真正之精神教育”,致使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理论也“颇能领略”。①
马克思主义在济南的传播,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在新文化新思潮涌入之际, 山东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创办报刊、团体,推销各种革命书刊,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山东早期党组织也随后而生。“山东党组织是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建立起来的”。②其顺序为:先有马克思主义在山东传播,再有山东党组织的建立,接着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工人运动发展起来。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山东传播是“从1919年冬开始”,以齐鲁书社成立为标志。③马克思主义在山东得到“广泛传播”,则是在五四运动后。④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山东传播发展的新时代。
在具体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济南教育图书社、山东官书局、齐鲁通讯社作为“代派处”,起了一定作用。⑤济南教育图书社1913年10月创办于济南芙蓉街,以“辅助山东教育为主旨”。⑥教育图书社和官书局虽然代为发行进步书刊,客观上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但是并未成为集聚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的有力阵地。1919年10月,以省议员王乐平为核心创办了齐鲁通讯社,这是“山东省第一家推销进步书刊的书店”。通讯社附设贩书部,专门出售各项杂志及新出版物,第一个月营业额只有五六十元,后来增加到平均每天十几元。营业额接连翻番的利好业绩,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山东知识分子接受新文化新思潮“如大旱之望云霓”的迫切心情。一旦齐鲁书社打开了山东与外界思想交流的文化闸门,沉闷压抑的社会风气为之一振,马克思主义等新思潮势如“洪水猛兽”一发而不可收拾,在齐鲁大地上传播开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