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黎平翘街——侗乡红色老街
黎平翘街——侗乡红色老街 贵州省黎平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县城所在地——德凤镇,是座秀美的山城古镇,镇里有一条很有名气的古街——翘街。翘街顺坡势而建,中段下凹,两端缓缓翘起,因此得名“翘街”;由于形似扁担,黎平民间又称其为“扁担街”。这是一条极不寻常的“扁担”,它一头挑起侗苗人民的古老历史,另一头挑起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古今一脉
黎平翘街独特的历史沿革,使它在不长不短的历史长河里经历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所有社会变迁。
在唐、五代、宋3个时代,翘街为羁縻诚州治所,元朝为五开洞长官司。明朝“拨兵下屯,拨民下寨”,翘街周边遍设卫所,激起了侗族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黎平侗族农民吴勉率众起义。明庭遣兵镇压。洪武十八年(1385年)废五开洞长官司,设五开卫。一年后,征虏将军周骥率兵筑造五开卫土城,是为翘街开埠之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开卫指挥使姜瞻建石城垣。
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朝新建包括黎平在内的八大府,为贵州建省奠定了基础。府治设在距翘街10千米的官团,因有里平江环绕,又寄予黎民“平伏”“归顺”的希冀,黎平由此得名。
明宣德十年(1435年),府治迁入翘街街区黄龙山,自此,黎平府、五开卫同城,分列翘街两侧。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知府袁表重修城池,扩大城区规模。
1644~1680年,由于明末清初战乱、吴三桂叛乱,翘街街区被毁。此后的太平天国及多次农民起义使得翘街街区频频毁于战火。为保持政权在侗寨苗乡的存在,当时的朝廷多次拨帑重建,使翘街延续至今。现在翘街较为完整地保持着明清时期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由明清时期的东隅厢——今东门坡、后街厢——今后街、庆远厢——今东门坡脚、两湖会馆等构成。
在满眼尽是苗侗建筑风情的黎平,翘街展现出完全与众不同的风貌。翘街包括东门坡、二郎坡、后街、左所坡、右所坡等,含宋家巷、姚家巷、大井街、双井巷、两湖会馆至荷花塘区域。其主街东段因临近东门,被称为“东门街”;南段因曾有供奉“川王”李冰父子的“二郎庙”而被称为二郎坡。翘街均宽8米,长724米;街道中轴线为白石板铺墁,条石宽约1.5米,两侧则用青石板铺成。边缘靠建筑物处,用白石镶砌为排水沟;翘起的两段部分斜坡为条石砌台阶。
在翘街的街口,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牌坊上雕刻的两副对联是用黎平的乡镇地名和历代名人的名字组成的,很有情趣。这里也是老街的制高点,由此向下望去,整条街区尽收眼底,已被岁月磨砺得十分光滑的老街路面,也为老街带来了厚重的历史沧桑的味道。
历史上黎平与外界的交流主要是水路,几百年前,商贾们将陶瓷、绸缎、药材等物资,经清水江、都柳江等运至黎平,又将这里的木材运出去。在商贸的繁荣中,考究的徽派建筑也被带进了黎平。勤劳智慧的当地人民把江南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与少数民族文化和当地的建筑技术融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
漫步于翘街的街巷,仿佛穿越时空,置身明清时期的江南古镇。一排排风火墙,一座座四合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彩绘精美,古香古色。
翘街两边的巷弄数不胜数,这些巷道均是卵石墁街,石梯连接,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翘街上有一个广场,名叫红军广场。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进入黎平,在此召开群众大会,后来人们把这里称为“红军广场”。
踏着台阶上去,是城关一小,孔庙大成殿就在“一小”的校园里。孔庙大成殿始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年),为三开间二步廊式歇山顶木构架。大成殿内,龛台设在殿堂主座,束腰上刻有浮雕。龛上是孔门弟子的神位。过去,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人们都会在此祭祀孔子。
为了让湘楚客商有一个聚会、叙旧场所,清朝嘉庆二年(1791年),黎平府倡修两湖会馆。两湖会馆占地面积3479平方米,中有一水塘。会馆内,有禹王宫、佛殿、庑厅、阁楼、洞庭宫、水榭等建筑物。禹王宫内,保存有“惟善为宝”“泽沛三楚”“万古平成”“绩著平成”“诞敷文德”等匾额。其中,“绩著平成”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手书,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已被收入《中华名匾》一书。
走在翘街上,白色墙面上绘着红色十字架的福音堂显得非常特别。这是德国传教士郁德凯设立的。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来到此地传教行医,直到20世纪40年代。
红色老街
翘街历史上最厚重的一页,当属1934年在这里召开的黎平会议。那一年,中央红军历经第五次反围剿、湘江战役失利,辗转来到黎平。红军总司令部、干部休养连、教导队和中央高级领导周恩来、博古(秦邦宪)、朱德、毛泽东、邓小平等人驻进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黎平老城区——翘街。
当时,红军正处于危难关头。1934年11月27日至当年12月1日的湘江战役空前悲壮。经过此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