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2常见文言虚词分点突破课件
课案2 常见文言虚词分点突破;“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大纲》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虚词。这些虚词大多从实词中借用虚化而来,某个词有时作虚词,有时又作实词,这是一个区别的难点。此外,同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词性和用法。例如“以”,既可作实词“认为”讲,又可作连词和介词,且两类虚词中都有表原因的用法。
除了《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还需要特别关注复音虚词(如否则、未必、假使等)和兼词(如焉、诸、盍等)。复音虚词是指由几个单音虚词构成的语言单位,常以固定形式出现,所以有人称之为“固定结构”。在理解文意、翻译文句时会经常碰到。兼词就是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特殊的单音节虚词。它虽为数不多,但遍观古籍,其效用不可替代。;解题指津;3.标志识别法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若能记住教材中学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有助于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或东西)”;“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4.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词,表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李将军之谓也”(表揣测语气)。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期望、祈使语气),如“尔其(语气副词,可要,当)无忘乃父之志”。;5.语法切入法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理解文言虚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之”常见的用法如下:
(1)在“先妣抚之甚厚”中,“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2)在“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中,“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3)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4)在“辍耕之垄上”中,“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
“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18个文言虚词分点突破;【用法总结】;【易混用法辨析】;【辨析方法】
①意义辨析
“而”字表示并列、承接、递进关系各有特点,有明显区别。区别在于“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而位置可以颠倒,是并列关系;“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是承接关系;“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颠倒,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又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
②代入辨析
并列关系可译作“又”“和”,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承接关系可译作“接着”“然后”“就”。可以把表这三种关系的意义项代入原句,检查一下句子是否通顺,是否合乎语境。;(2)怎样辨析修饰、承接关系
判断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A.修饰 B.承接;【辨析方法】
①意义辨析
“而”连接的两部分大多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修饰关系;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承接关系。
②代入辨析
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着”“然后”
“就”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通顺、合理,就属哪种关系。;【即时训练】
解释句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答案: (5)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6)连词,表假设,“如果”。(7)连词,表因果,“因而”。;二、“何”的用法和意义;【用法总结】;【易混用法辨析】
D何(疑问)——副词?代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辨析方法】
1.从语法上辨别。 “何”作副词时,在句中作状语;作代词时,在句中作定语、主语,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这是最主要的辨别方法。
2.从意义上辨别。 “何”作副词时,译成“多么”“怎么”等;作代词时,译成“哪里”“什么”等。
3.从相邻词上辨别。如果“何”后有“能”“可”之类的能愿动词,这个“何”肯定是副词。;【即时训练】
解释句中“何”字的用法和意义。;答案:(5)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6)构成复音虚词。“何如”即“如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人教三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排列问题.ppt
- 2015-2016学年苏教版必修四第14课时课件(41张).ppt
- 2015届中考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复习课件人教版(相亲相爱一家人、师友结伴同行).ppt
- 2015届中考政治复习方案课件:中考高频篇专题(一)乐观向上 热爱生活.ppt
- 2015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排列组合复习课件.ppt
- Basics of IVUS image interpretation-介入血管内超声基础.pptx
- 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考点突破课件:2-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1考点)(共22张PPT).ppt
- BIM应用价值与案例3simple.ppt
-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ppt
- 2014年专题四(用)充满魅力古代书画和戏曲艺术 要用.ppt.ppt
最近下载
- 中国移动2018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目考试试卷-历年考试真题.doc VIP
- 基础会计洑建红习题答案(新税率).doc VIP
- 蟑螂防治_六_不同场所蟑螂的防治.docx VIP
- 人民大2023商务英语视听说(第1册)(第二版)PPTUnit 8 Work and Life.pptx VIP
- 医美皮肤美容产品芙语诺专业知识课件.pdf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 (14).ppt VIP
- 《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课件》.ppt VIP
- 科研经费管理规定.docx VIP
- 鲁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项目一 清洁与卫生——班级卫生大扫除(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