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城》人性美
作者:李莹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却因用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致、清新明净的文字,创造了一个不受近代文明沾染、淳朴自然、自在自得的“湘西世界”而闻名文坛。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为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沈从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 中篇小说《边城》以湘西边境的山城茶峒和附近农村为背景,描写了一个驾船老人和他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翠翠以致酿成悲剧的故事。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既对边城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致、风土习俗作了诗情画意的描绘,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淳朴的人情美。 1、独特的湘西风情孕育了人性美。 2、淳厚的边城人情传达着人间的至美。 小说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及《边城》中各式人物的展现表现了人性之美。 2、边城独有的民俗古风演绎出小说的情节。 边城不仅风光奇特,就是民俗也如一幅墨彩交融的图画:元宵的鞭炮烟火,舞龙耍狮;端午的龙舟竞渡,泅水捉鸭,在这些传统的节日和节日的欢乐中,从各个层面展示出古朴的风习,淳厚的人性,带有地域性的传统道德观念,一起勾勒出一个新奇独特的迷人世界。 二、淳厚的边城人情传达着人间的至美。 1、《边城》通过抒写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 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 她与摆渡老人在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相依为命。一不贪财,二不羡贵,三不嫌贫,四不偷懒,愿守清贫,甘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淡泊。 傩送是个童稚无欺的乡下小伙,他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 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边城人爱与美的化身,作品正是以此来歌颂边城百姓的人情美的。翠翠对傩送的爱,虽有一个由下意识的朦胧感受到明确的体验的发展过程,但在事件的全部发展过程中,她始终信守着自己梦魂牵绕的最初选择,没有因为人事出现的周折而改变初衷。她对傩送的爱是忠诚的,坚贞的。 傩送对翠翠的爱也是纯真的。他从一开始就明确地追求翠翠,但摆在傩送面前的婚姻有两条路:一条是娶翠翠,从老船夫手中接过那条渡船,过一辈子撑渡船的日子;另一条是娶团总的女儿,从陪嫁中可以得到一座碾坊。是选择渡船,还是选择碾坊?实质上是要爱情还是要金钱的问题。傩送舍弃了碾坊,甘愿为真心的爱情守一辈子渡船。 2、《边城》通过老船夫对女儿、对孙女的亲子之爱来展现人性美的。 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痛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 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他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