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丹下健三和他的代代木体育馆4
丹下健三和他的代代木体育馆 第六组成员 宋怡宁、林阳、王丽君、徐振、 张也、金杰、牛建伟、郭京虎 何文宝、李晴 丹下健三简介——个人简历 1913年9月4日,生于大阪 193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 1938-1941年,前川国男建筑事务所 1959年,东京大学工学博士 1961-1979年,哈佛大学名誉博士,东京大学教授 1986年,日本建筑家协会会长 1980,日本文化勋章 三十多次国际金奖和大奖 六个国家的城市、艺术或建筑协会的二十三个名誉称号 1987年,普利策建筑奖 丹下简介——获奖情况 丹下的作品创作阶段 第一阶段是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他提出“功能典型化”概念,意在赋予建筑比较理性的形式,并探索现代建筑与日本建筑相结合的道路。 第二阶段是60年代,是丹下和他的研究成果步入辉煌的时期。在1960年的东京规划中,他提出“都市轴”理论,对此后的城市设计影响深远。他在大跨度建筑方面做出新的探索,以代代木体育馆最为著名;而在运用象征手法和新的名族风格方面,他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第三阶段在七十年代后,丹下健三及其研究所在北非和中东做了不少建筑设计,如阿尔及国际机场等。这一时期,丹下健三还对镜面玻璃幕墙进行了探索。 建筑背景 代代木是二战后的产物,战败的日本是一片废墟,MADE IN JAPAN始终与“价格低,质量差”印象联系在一起。日本强烈的意识到,必须改变国外的成见,而举办奥运会就是最好的宣言,日本人期盼奥运的相关建设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复苏。经过努力,日本终于获得了1964年奥运会的举办权,而这也是奥运会第一次进入亚洲。日本沸腾了。政府聘请当时日本最著名的建筑师丹下健三进行奥运场馆的设计。代代木体育馆为日军的练兵场,1945年被美军占领,获得1964年东京举办权后,日本政府从美军那收回该领地。奥运场馆注定是承前启后的建筑,在钢筋水泥的基础上,如何彰显日本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展示民族气节,还要成为日本腾飞的标志,丹下健三想破了脑袋。 高空俯瞰图 巴形图 巴形图是日本常文章图案,象征意义很多,其中有象征和平和平衡之意。 海浪和海螺 类似海螺的独特造型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是一个有瞬间的海浪漩涡引发的灵感设计。整个线条没有直角线,流畅的线条让人想起的是浮世绘中的神秘海浪。 丹下:“我之所以选择流动性结构, 是因为我看到了一种潜能,建筑应 该与人融合在一起,这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上要 考虑的问题,在体现动本质,国家友谊,世界和平等方面也有重大意义。” 蜘蛛网 采用的悬索结构来源于蜘蛛网的灵感:用数根自然下垂的钢索牵引主体结构的各个部位,从而托起了总面积20000多平米的建筑。 简介 代代木体育馆是上世纪60年代建筑技术进步的象征,柔性设计当时被视为最复杂的设计,复杂在于大跨度、大空间,让场馆及其他设施都被统一在了这个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之下,它脱离了当时勒·柯布西耶推崇的柱式结构,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 吊桥和神宫 第一体育馆平面图 鞍形索网 悬挂在两个塔柱上的两条中央悬索及分列两侧的两片鞍形索网是屋盖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高耸的塔柱、下垂的主悬索和流畅的两片鞍形曲面组成了雄伟别致的建筑物 第二体育馆平面图 第二体育馆实物图 独柱 圆形平面 型钢桁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