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中西方文化
古代中西方思想史【专题综述】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和影响等。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为开端,以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为主线,重点阐述了儒学思想形成、演变的四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学、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儒学的成熟、明末清初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与儒学地位遭挑战。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探究点一 百家争鸣与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1.对百家争鸣历史影响的理解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促使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 (2) 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诸子百家在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如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说:最近最热的一个词大概就是“救市”,而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个需要——救世。先秦诸子就是出来救世的。这种“救世”出现的共同背景是( )A.奴隶制彻底瓦解B.各家思想趋向合流C.社会矛盾尖锐D.争霸称雄局面结束 C 【解析】 A、D说法绝对化,B说法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确立,诸侯争霸称雄的局面依然存在,各种社会矛盾丛生,故C符合题意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B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主张厉行法治,加强君主集权,因此最受统治者推崇,故政治主张总是站在君主一方。儒家主张“仁”和“仁政”;道家讲求自然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一定程度上具有为百姓着想的内涵,均不符合题干“专替君主打算”的要求,由此排除A、C、D项。答案为B。 春秋孔子战国孟荀董仲舒西汉程朱陆王宋明明清之际黄顾王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时期人物 主要思想仁、礼、为政以德、 敬鬼神、教育思想孟子:仁政;重民;性善;重义、人格修养荀子:唯物;性恶;礼法并施;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仁政; 程朱:理;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即理;发明本心;致良知。批判专制、经世致用(核心主张)、工商皆本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 B 【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A、C、D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 也是荀子的观点,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的理解。阅读材料可知,公孙弘凭借精通儒学,白衣封侯,官至天子三公,天下学士效仿他、学习他。从本质上主要说明了汉代儒学地位的提高。A、B项与材料不符,春秋时期,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故排除C,答案为D。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大一统C.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 C 【解析】 董仲舒认为天子代表天管理民众,但是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故答案为C。 如果有人向王阳明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C 【解析】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但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故要求人们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故C符合题意。“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 B 【解析】 “人人皆可以为圣”意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实际上是对孔子权威的否定,符合李贽的主张,B项正确。朱熹、陆九渊都非常尊崇孔子,不会否定孔子的权威,排除A、C。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是批判君主专制,与材料的含义不符,排除D。答案为B。儒学为什么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其思想内核是一切剥削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SO-37001-2016--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英文版).pdf VIP
-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YY0316-2016.pptx VIP
- 《猪生产与猪病防治》课件——保育猪饲养管理.pptx VIP
- 水文水资源软件:SWAT二次开发_(18).SWAT二次开发实战演练.docx VIP
- 高等教育数值分析教案__教案、学案.doc VIP
- 生产管理规范文件.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国企党支部学习教育的总结评估报告.docx VIP
- 中医馆创业计划书模板.docx VIP
- 战场阵亡遗体处置方案最新.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