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二)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形状量算 第一种量算方法: 首先统计线段的总长度得到多边形的周长,然后与同该多边形面积相同的圆的周长进行比较。 将多边形周长与圆周长相除得到一个参数,可以很快比较出多边形的不同来。 形状量算 第二种量算方法: 从多边形中心画出一组规则半径,设其半径长为 ,圆的半径长为 ,然后计算参量 从而比较出多边形的差别来。 形状量算 第三种量算方法: 如果认为一个标准的圆目标既非紧凑型也非膨胀型,则可定义其形状系数为: 其中,P为目标物周长,A为目标物面积。 如果 r<1,目标物为紧凑型; r=1,目标物为一标准圆; r>1,目标物为膨胀型。 形状量算 圆 U=1 U1 膨胀型 U1 紧缩型 形状特征描述参数 空间数据的内插 通过已知点或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分区数据的方法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其方法是从存在的观测数据中找到一个函数关系式,使该关系式最好地逼近这些已知的空间数据,并能根据函数关系式推求出区域范围内其它任意点或任意分区的值。 一般来讲,在已存在观测点的区域范围之内估计未观测点的特征值的过程称内插;在已存在观测点的区域范围之外估计未观测点的特征值的过程称推估。 空间数据的内插有离散空间内插和连续空间内插 空间数据的内插 空间数据的内插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等值线自动制图、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不同区域界线现象的相关分析和比较研究等。 连续空间内插技术包括样条函数、最小二乘趋势面、傅里叶级数、克里金(Kriging)的移动平均法等。也可以分为整体拟合和局部拟合技术两大类。 整体拟合 趋势面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是描述长距离渐变特征的最简单方法。多项式回归的基本思想是用多项式表示的线或面按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数据点进行拟合,线或面多项式的选择取决于数据是一维还是二维。 A、地理特征Z是X的线性函数: 表达式?? Z=B0+B1X 其中:B0、B1为多项式系数?????? 整体拟合 B、二次或更高次的多项式: C、二次趋势面的数学模型(二维): D、三次趋势面的数学模型: 整体拟合 傅里叶级数:用正弦和余弦的线性组合来模拟观测值的变化,亦即描述一维或二维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除溪流、沙丘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外,地球表面的其它特征都很复杂,且难以用周期函数来严格地表示它们的变化。 一维傅里叶级数已广泛用于时间级数分析和气象变化的应用研究。 二维傅里叶级数在研究沉积岩的地质构造中用得较多。 局部内插法 样条函数: 计算机用于曲线与数据点拟合以前,制图员用曲线规逐段地拟合出平滑的曲线。这种灵活的曲线规绘成的分段曲线称为样条。与样条匹配的那些数据点称为桩点。 样条函数是分段函数,一次拟合只有少数数据点配准,同时保证曲线段的连接处为平滑连续曲线。这就意味着样条函数可以修改曲线中的某一段而不必重新计算整条曲线。 局部内插法 移动拟合法: A、移动平均法: 在局部邻域(或称窗口)中计算各数据点的平均值来在未知点X处内插变量Z值 。 B、二次多项式(曲面): y x O R 栅格数据的窗口分析 3×3窗口 5×5窗口 7×7窗口 圆形窗口 环形窗口 扇形窗口 按窗口统计分析分类: Mean Maximum Minimum Median Sum Range Majority Minority Variety 按窗口形状分类: 矩形窗口 圆型窗口 环型窗口 扇型窗口 栅格数据的窗口分析 栅格数据的聚类分析 根据设定的聚类条件对原有数据系统进行有选择 的信息提取而建立新的栅格数据系统的方法。 在四种类型要素中提取其中要素2的聚类 栅格数据的聚合分析 根据空间分辨力和分类表,进行数据类型的合并或转换以实现空间地域的兼并。空间聚合的结果往往将较复杂的类别转换为较简单的类别,并且常以较小比例尺的图形输出。当从地点、地区到大区域的制图综合变换时常需要使用这种分析处理方法。 1、2类合并为b,3、4类合并为a 2、3类合并为c, 1、4类合并为d 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 信息复合模型(overlay)包括两类:即简单的视觉信息复合和较为复杂的叠加分类模型。常被用来进行区域适应性评价、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多因素分析研究工作。在数字遥感图象处理工作中,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波段遥感信息的自动合成处理 。 视觉信息复合是将不同专题的内容叠加显示在结果图件上,参加复合的平面之间没发生任何逻辑关系,仍保留原来的数据结构;叠加分类模型则根据参加复合的数据平面各类别的空间关系重新划分空间区域,使每个空间区域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兴5GC专家认证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汇总).doc VIP
- 2025年安徽省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软件测试员)备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膝关节运动损伤自我诊断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VIP
- SPL Phonitor2 120V专业耳放Phonitor 2 BA EN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2024秋新版本)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doc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课件.pptx
- GB50497-201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竞赛规程》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