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农民画现代发展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安农民画现代发展探究

同安农民画现代发展探究   摘要:同安农民画具备实用性、商品性、审美性、民俗性和开放性,才能保存和发展自己。同安农民画正处于冷静思考的阶段。当前出现了四大矛盾:艺术创作同群众实用的矛盾。发展商品生产与巩固作者队伍的矛盾,事业发展与财力支持削弱的矛盾,创作实践与美感对应的矛盾。同安农民画的发展在生存方式上要走实用――升华――实用的途径;创作队伍主要走致富――壮大――致富的途径;题材内容和表现技巧上走挖掘――创新――挖掘的途径。 关键词:同安农民画;农民画发展;现代发展;发展探析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4-80-3 素有“海滨邹鲁之地、声名文物之邦”美誉的厦门市同安区(同安县),别称“银城”。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和台胞主要祖籍地之一。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为了配合党在农村各个时期的宣传工作,同安乡村一些农民在业余时间,利用乡村的墙壁、黑板,创作壁画、漫画,歌颂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这些农民业余美术骨干经过文化部门的组织和培训,逐渐形成“同安农民画”的骨干队伍。至上世纪60年代,全县已拥有120多名业余美术作者,从80多岁的老农到七八岁的村童,都有作品参加省、市的美术展览,同安的“农民画”有了一定的影响,绘画创作的热情一直延续至今,在福建现代画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改革开放以后,文艺园地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同安的“农民画”也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重焕生机,一批新老“农民画”作者在时代潮流的驱动下,创作了大量既有时代特色又有生活气息的现代民间绘画作品。1988年,同安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农民画家梁金城、柯朝订、王其仁、颜明算、颜荣传、柯国庆、陈建纯等人创作的农民画作品在全国性展览中屡获大奖。这些具有民族化、生活化、自然化、装饰化的民间艺术作品,引起了各地美术家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扶持。一些作品入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选本》《中国现代美术全集20多幅作品先后被选送到瑞典、英国、丹麦、挪威、乌拉圭、阿根廷、突尼斯、菲律宾等国家展出。 农民画的艺术形式有着基本共性,多以水粉颜料画在图画纸上,语言主要是色块平涂,再结合点线,并借鉴版画、水粉、国画、年画、漆画、装饰画、剪纸、刺绣、织锦等等中外古今艺术形式,造型朴拙敦厚,构图大胆自由,色彩单纯强烈,色调艳丽丰富,情调欢乐喜庆,具有非常特殊的形式美感与艺术品味。当今的农民画更直接贴近时代内容与地域生活,涉及劳动建设、勤劳致富、城乡变化、商品交流、文化娱乐、民风民俗、戏剧神话、妇女儿童,以及和本地区地理人文有关的海洋环境、渔业生产、民居建筑、侨乡生活、闽台交往等等,无不都有丰富多彩的表现。画中充满真实质朴的生活场景,生动丰富的艺术想象和欢愉热闹的情感气氛,寄寓着美好吉祥的憧憬与愿望。所以能够弥补某些绘画技术上的不足,给观者以特殊的类似“原生态”民歌般的艺术享受。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同安区的业余绘画活动,不仅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性。但在改革、开放、搞活的社会大背景下,遇到了新课题。面临着新抉择。 一、现实问题中的突出矛盾 同安县农民历来就有剪纸、绘画、刺绣、编织等传统艺术。上世纪50年代初。许多农民带着翻身后的喜悦情绪,在窗户上剪贴“喜上梅(眉)梢”、“吉(鸡)庆有余(鱼),在衣帽、荷包上绣五角星。群众自发的美术活动,引起了业务部门的重视。1958年。全县开展了壁画活动,并在汀溪水库工地举办农民美术训练班。农民用初步掌握的绘画技巧宣传工地上的先进事迹,描画水库建成后的美好景象。报刊上登出了他们的作品,同安农民画从此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同安农民画创作作品4400多件,在各大报刊上发表320多件,成绩是显著的。农村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欲望高涨,给同安农民画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同安农民画开始冷静思考,出现了一个探索阶段。“引而不发,跃如也”,这不是农民画艺术生命的终结。同安农民画的发展面临着四个矛盾。 (一)艺术创作同民间实用的矛盾。 现在的农民画创作。除少部分卖到国外或出版发表外,大部分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而群众喜爱张贴、挂设的却很少。有的农民画脱离民间美术的特点,连农民都不喜欢。农民需要房间布置、编织图案、刺绣、建筑装饰等。却只有少数作者涉猎。这种生产同需求的矛盾,是四个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二)发展商品生产与巩固作者队伍的矛盾。 这是与第一个矛盾相联系的,由于大部分农民画不能成为一种致富手段而产生的现象。许多业余作者放下画笔,办工厂,搞贩运,老作者外流改行,新作者发展缓慢。 (三)事业发展后所需财力扶持之间的矛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