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叙事手法
浅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叙事手法 摘要:马克
关键词:马克吐温 人物主题 叙事
《哈克贝利8年的心血完成的作品。海明威曾这样评价它:“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作品都来自这本书。”这部作品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成就而言都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一、时代背景与故事情节
《哈克贝利上的流浪经历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童年与成年、纯真与虚伪、自由的河上与桎梏的两岸之间的反差,抨击了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的丑恶现实。
作者首先将密西西比河两岸城乡衰败的景象作为故事的开篇描写,为读者刻画了主人公活动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破败的房屋,人畜共用的泥泞街道;精神空虚的人们过着贫苦而无所事事的生活,整个社会充斥着原始粗野的习气和贫穷落后的气息。接着,在充满谎言和丑恶的社会背景下,“离经叛道”的哈克和正直善良的黑奴吉姆出场了。一个要逃离以道格拉斯寡妇和哈克父亲为代表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环境,一个试图摆脱黑奴制度的束缚和剥削,两人希望能共同奔向一个渺茫而模糊的理想世界卡罗。于是,整个故事就沿着哈克和吉姆逃离现实、寻求自由这个线索展开。他们虽然历经艰难并未到达象征自由的卡罗,但最终吉姆获得了自由,哈克则又踏上了寻求自由之旅。
故事的自然背景是广阔浩瀚、象征自由的密西西比河。河两岸是美国的“文明社会”,那里充斥着人间各种罪恶,善良无知的人们受着“国王”“公爵”“上校”一伙人的欺诈和凌辱。随着故事的发展,作者借用象征着自由和快乐的木筏、纯静安乐的密西西比河、虚幻飘渺的理想自由之州卡罗、哈克与吉姆之间的纯真友谊,强烈地抨击了“笼罩在一片黑夜的迷雾中”虚伪残酷的现实社会,表达了他渴望种族平等、向往真正文明的良好愿望。
二、 小说叙事与逃离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我们可以发现,“逃离”――哈克的“逃离”和吉姆的“逃离”是其重要的主题之一。哈克要逃离“文明”社会的虚伪与腐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吉姆要逃离蓄奴州,奔向自由州,获得身体与精神的自由。
在小说开头哈克与道格拉斯寡妇生活在河边小镇圣彼得堡,寡妇一直试图“教化”他,但哈克对传统的文明教化和宗教意识非常厌恶,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难以忍受与这位受人尊敬的老妇人生活在一起:“可是只要想想这寡妇为人处世有多古板,多正经,就能明白一天到晚呆在屋里真是活受罪;所以到了我再也受不了的时候,我就溜啦。我穿上我原来的破衣烂衫,重新躲到我那只大木桶里,好不自在逍遥。”哈克一心只想摆脱道格拉斯寡妇家的束缚,求得自由独立的生活,这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中心因素。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看到哈克被迫不断地逃离社会,对他来说,木筏、河流和大自然象征着自由,仅仅当他在河上与吉姆在一起时才感到安全与自在,“生活在筏子上真好”。每当他到了岸上,总是碰到危险、麻烦与欺诈。岸上的人虚伪、腐败,哈克上岸与他们打交道,总是被迫撒谎。他在岸上见到的是凶残、欺骗、腐败与仇杀,在文明的外表下是丑恶的社会现实。在第十八章中,当哈克从格兰纪福和谢伯逊两个家族的仇杀中逃脱后,感叹到:“碰来碰去,哪儿也比不上木排这个家。别的地方都太窄小憋气,木排却不是这样。人在木排上觉得自由自在,轻松愉快。”
目睹了成人世界的诸多罪恶,最终哈克决定到新的地域去,不再回到文明世界,他过够了文明的生活。在最后一章,当萨莉姨妈打算收养哈克时,他意识到他再也不想要所谓的文明生活了:“不过我寻思:到领地去,我得比他们两个先走一步,因为萨莉姨妈要认我作干儿子,要教我做人的规矩,我可受不了这个。我已经受过一回啦。”这部小说以道格拉斯寡妇试图“教化”哈克开始,以哈克决定不再让这种事再在萨莉姨妈手中发生结束,首尾呼应,使哈克逃离文明社会的束缚,渴望自由这一主题得到充分展示。
同样,吉姆的逃亡更是为了追求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自由。虽然是黑奴,但在思想上,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从不愿认为黑人比白人低贱。当他得知自己要以大价钱被卖到离妻儿很远的河下游去时,便以逃跑进行反抗,他明知逃亡黑奴要处死,但对自由的渴望使他置生死于度外。他的逃跑不只是为了个人,他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他打算逃到自由州后拼命劳动,攒下钱再把老婆孩子赎出去,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黑人对自由、对真正人的生活的憧憬与追求。我们可以说正直善良、忠诚可靠的吉姆是小说中描绘的唯一真正的成年人,是哈克唯一可以效仿的正面榜样。
三、 小说中叙事的写作风格
马克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在《哈克贝利,赤裸裸的现实写实批判中糅杂着幽默的讽刺笔调,鲜明的人物形象对比中又不乏细腻的心理刻画。
作者刚中带柔,现实写意与浪漫抒情相结合。作家运用现实主义笔触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社会的贫困与落后,野蛮与残暴,但在描述人物心情时却用了大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网络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应用.doc
- 浅议网络群决策协同管理.doc
- 浅议群众文化资源整合和利用.doc
- 浅议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应用对策.doc
- 浅议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褥疮护理干预.doc
- 浅议考研英语长难句英译汉.doc
- 浅议聋人大学生日常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doc
- 浅议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doc
- 浅议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与人文管理.doc
- 浅议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