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绪论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 绪论 课件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 周期性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 对抗性,又引发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对立和斗争。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显露 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压迫的斗争,经过了从 破坏机器的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过程。 19世纪30—40年,欧洲爆发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 亚纺织工人起义。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趋激化 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强烈需求 三大工人运动的兴 起,标志着无产阶级已 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 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 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 争在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已经上升到首要地位。 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早期斗争带有一定自发性,表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要求革命理论指导,又为革命理论形成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出现,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思想认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是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加理论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他们的思想认识的演变过程密不可分的。 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个人主观条件 与同时代人相比,马克思恩格斯兼有“学者和革命家品质”的双重优点: 比起工人活动家,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 比起其他理论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 1835年10月,马克思到波恩大学学习法学,次年,转到柏 林大学。1841年把博士论文寄给耶拿大学审议,哲学系主任巴 赫曼教授审阅了他的论文,称赞他“才智高超,见解透彻、学 识渊博”,4月15日,马克思没有经过答辩获得博士证书。当 时马克思只有23岁,已是受人崇敬的哲学博士。 著名青年黑格尔分子莫泽斯给奥艾尔巴赫写信道:“你应 该准备去结识一位最伟大的哲学家,也许是当今活着的唯一的 真正哲学家。他即将显露头角(在书刊和讲坛上),会把德国 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马克思博士,可说是我崇拜的人,还 是个十分年轻的人(大概至多不过24岁),他将给中世纪的宗 教和政治以最后的打击。它既有最深刻的哲学严肃性,也有最 敏锐的机智,如果把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 黑格尔结合成一个人——我说的是结合。不是凑合——那这个 人就是马克思博士。”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 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 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 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 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 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 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 第一,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和对劳动者的热爱,为人类幸福而斗争的崇高理想和愿望,促使他们转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新世界观。 第二,高扬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攀登,进行艰苦地科学研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第三,注重现实,亲自参加革命实践,是马克思恩格斯实现思想转变、做出伟大理论创造的最深厚的根基。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观点,在他们的生涯中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着的。 (1)创立无产阶级政党: (2)组织无产阶级队伍 (3)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斗争 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海牙代表大会上发言 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 1866年9月3日第一国际在日内瓦成立 1818年5月5日 卡尔·马克思生于普鲁士来因省的特利尔城。 学生时代 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入柏林大学,在柏林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组织的 “博士俱乐部”,获得耶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42年10月 迁居科隆,担任《莱茵报》主编。 1843年 年初《莱茵报》被封禁,6月,与燕妮·维斯特华伦结婚。 10 月迁居巴黎,与鲁格共同出版《德法年鉴》。 1843年8月底~9月初 在巴黎初识恩格斯。 1844年 法国政府根据普鲁士政府的要求将马克思逐出巴黎。 马克思迁居布鲁塞尔。 1847年 在布鲁塞尔发表《哲学的贫困》。 1847~1848年 1847年底,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即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1848年 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境,返回巴黎。三月革命后,移居科隆,创办《新莱茵报》,鼓励和支持工人运动。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