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讲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学习目标 1.诵读背默。? 2.说诗句的大意,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自主学习 组内交流 ——可以用资料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李白,  诗人,字   ,号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 ”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展示所学 作者简介 唐代 青莲居士 太白 诗仙 浪漫主义诗人 感悟诗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渡过五条溪水。 我把这颗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被贬的偏远之地。 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查资料,说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展示所学 题目解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此寄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展示所学 听读课文 划分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品诗欣赏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3.写景的目的: 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 。写景是为下面那两句为抒情铺垫。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杨花、子规),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小组讨论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来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点拨:作者的思想感情即诗歌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句运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奔赴远方。 诗句抒发了作者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自学检测练习题?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 ??? ? ??手法,抒发了 ????? ???????。 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 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 6、首句中两种景物的描写,既点明了节令是 ??????????,又有 7、三、四两句抒情,运用 ?????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