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心理学知识-新教材(秋)
第三单元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 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想等的认识 儿童对自我的认识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一)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1、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身体-行为-社会-学业-运动; 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学的最重要; 3、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联系密切。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关系密切。 (二)自我控制能力 1、通过“延迟满足”来研究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个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果味软糖实验”) 罗腾伯格的实验研究:6-8岁:1/3;9-11岁:1/2;12-15岁:几乎100%。说明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2、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认知和策略 榜样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影响 二、道德发展 道德内涵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一)道德情感的发展 婴儿期出现移情、情感共鸣;幼儿期出现内疚、羞愧;童年期道德情感日益丰富。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个体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对偶故事 (墨水洒在桌布上/打碎杯子)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8、9岁):道德判断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规则是由权威人物制定的,必须严格遵守;对行为作出判断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而不是动机。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8、9岁以后):道德判断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支配。规则有了相对性,可以改变;对行为好坏作出判断依据行为的动机,而不是物质后果。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获得的条件: 道德动机的发展 设身处地的能力 具备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2、攻击行为(侵犯行为) 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 欺负是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特点:双方力量不均衡;攻击行为重复发生) 欺负行为的类型: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借助第三方实施攻击(造谣/社会排斥) 女生多用言语和间接欺负;男生多用身体欺负 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1、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满足归宿(属)感、促进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有利于自我概念发展、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按社会交往能力分: A.受欢迎的儿童; B.不受欢迎的儿童;(攻击性、不合作) C. 受忽视的儿童*(退缩,安静,依赖,顺从) 四、友谊的发展: 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 1、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四阶段: 短期游戏伙伴关系(3-5岁)——单向帮助关系(6-9岁)——双向帮助关系(9-12岁)——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12岁以后) 2、影响儿童择友的因素(3个): A.相互接近; B.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C.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 五、家庭人际关系对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亲子双方的直接交往时间减少; 2、父母在教养方面关注的重点转移;(学习、同伴交往、情绪、兴趣) 3、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 三个阶段:父母控制(6岁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后) (二)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 父母和儿童对其行为进行共同调节。 (三)家长的素质决定亲子关系的质量 六、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变化趋势 1、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2、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 3、与教师的交往在小学中年级以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此后一直维持在交往比率的20%左右。 儿童期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会学习 (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避免“矫枉过正效应”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1.如何对待说谎:一两的预防胜过一吨的调查 2.如何培养责任感 3.如何培养守纪律:纪律有三个领域(鼓励\允许\禁止);限制的技巧(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替代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11、12-15、16岁) 少年期是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至达到成熟的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滤油器体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doc VIP
- 2025年3月22日山东事业单位统考《行测》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docx
-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如何建立.docx VIP
- 苯妥英钠的合成.pdf VIP
- 中国糖尿病肾脏病基层管理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1).pdf VIP
- 2024年全国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pdf VIP
-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粘胶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
- 体外膜肺氧合ECMO讲解.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