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教版第14课 丝绸之路课件
波斯风格的银豆 这个三牺钮列瓣纹银豆发现于西汉齐王刘襄墓中,原是古波斯王朝贵族流行的药丸银盒,公元前2世纪流传到汉朝,应为政府之间馈赠的礼物。银豆传入中国后,另配置铜圈足和盖上的三牺钮,可谓中西合璧。 在具有浓厚西域风格的图案上,装饰“寿延年”汉文吉祥词语,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证明。 “寿延年”织锦 第14课 丝绸之路 博望侯不畏艰难通西域人皆仰慕 汉武帝文治武功大一统雄才伟略 英主良臣 一、张骞通西域 葡萄园 核桃树 核桃 胡葱(火葱) 胡瓜(黄瓜) 胡萝卜 西域的概念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狭义: 广义: (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1、西域的概念 西汉疆域图 玉门关遗址(西域之玉多从此进入内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出塞》) 唐·王之涣 阳关遗址(今甘肃敦煌西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曲》《阳关三叠》) 唐·王维 尼雅河古桥残迹是已经消失的精绝国人所修建 西域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分布着众多的民族。西汉中期,西域各族在大大小小的绿洲上,建立起几十个政权,大的几十万人,小的几百人。西域人有的游牧,有的从事农业生产。虽很早西域和内地就有了联系,但缺乏了解。 汉武帝决定反击匈奴,他在加强汉朝军队的基础上,还想联合西域各民族共同作战。汉武帝听说大月氏[zhī]人与匈奴结怨非常深,就计划借用大月氏的力量,夹击匈奴。于是,汉武帝发布诏令,招募愿意出使远方、联络大月氏的人。张骞勇敢地报名应征。 招贤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博望侯张骞塑像 ?~前114年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城固县]人 西汉疆域图 大月氏 匈 奴 西 汉 有仇 威胁 联合攻打 张骞出使西域壁图(敦煌壁画)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从长安出发开始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 汉武帝 背 景 目 的 出发时间 返回时间 结 果 成 效 联络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 联络乌孙进攻匈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公元前126年 互通有无 促进交流 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 未完成联络乌孙的任务 开通了西域与中原的道路 沟通了联系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匈奴控制西域,威胁西汉都城长安的安全 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获得重大胜利 公元前115年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张骞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张骞通西域有何影响? 忠于祖国,为国立功;百折不挠,积极进取; 敢于冒险的精神等。 a.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b.为西域都护的设置创造了条件。 c.促进了中外陆上贸易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的形成。 二、丝绸之路的开辟 素纱襌衣是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 1、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 兴盛的丝织业的更多输出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丝绸之路的路线 河西走廊 “丝绸之路”的路线 长安 中亚、西亚 今新疆地区 葱岭 欧 洲 主要在丝路上行走的有三类人:官方使节、商人和宗教信徒等 3、丝绸之路的得名 汉朝对外输出的重要是丝绸。 三、西域都护的设置 玉石、骏马、瓜果、蔬菜 音乐 舞蹈 魔术 先进的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 丝绸和铁器等产品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西去东来的人员日渐增加。内地精美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先进的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和魔术等传入内地。 * 早在商代,《伊尹朝献商书》中即已提及月氏。在《逸周书·王会解》中作禹氏,并云当时分布于周朝的正北方。《穆天子传》中作禹知,《山海经·海内东经》作月支。 《史记正义》引万震《南州志》说大月氏“人民赤白色”,似属于欧罗巴人种。研究中亚历史的学者普遍认为月氏的语言属印欧语系,说一种塞克语或东伊朗方言。据古希腊斯特拉波《地理学》记载,从希腊人手中夺取阿姆河以南巴克特里亚的是西徐亚(斯基泰)游牧民中的阿西伊和吐火罗等部落。巴克特里亚即《史记·大宛列传》中的大夏,被西迁的大月氏人征服。所以,许多西方历史学家认为阿西伊和(或)吐火罗就是大月氏。 秦、汉之际,月氏分布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包括后来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县)、肃州(今甘肃省酒泉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