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汤显祖与《牡丹亭·惊梦》.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 汤显祖与《牡丹亭·惊梦》

大学语文 汤显祖与《牡丹亭·惊梦》 一、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 明代中叶,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和统治集团的日趋腐朽,思想控制的松动,以及王阳明心学的流行,文学逐步走出了沉寂枯滞的局面。 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传习录》)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传习录》) 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吾心须是自心作得主宰,凡事只依本心而行,便是大丈夫。” “平时只是率性而行,纯任自然,便谓之道。……凡先儒见闻,道理格式,皆足以障道。” 心学与禅宗相结合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变革,开始用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传统、人生和自我,为明代掀起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创造了一种气氛,启发了一条新的思路,提供了一种理论武器。 袁宏道《与龚惟长先生书》: “……然真乐有五,不可不知: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安,口极世间之谭,一快活也。堂前列鼎,堂后度曲,宾客满席,男女交舄,烛气熏天,珠翠委地,皓魄入惟,花影流衣,二快活也。箧中藏万卷书,书皆珍异。宅畔置一馆,馆中约真正同心人十余人,人中立一识见极高,如司马迁、罗贯中、关汉卿者为主,分曹部署,各成一书,远文唐宋酸儒之陋,近完一代未竟之篇,三快活也。 千金买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数人,游闲数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四快活也。然人生受用至此,不及十年,家资田地荡尽矣。然后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五快活也。士有此一者,生可无愧,死可不朽矣……” 万历版的《风流绝畅图》(春宫图)以彩色套印而成为世上最早的一部彩印图书。 在明代五百多名戏曲作者和一百多名通俗小说作者中,尽管绝大多数是下层文士或民间艺人,但也有相当部分是高雅的文土和显官。特别在剧作者队伍中,正如王骥德《曲律·杂论》所说的:“今则自缙绅、青襟,以迨山人墨客,染翰为新声者,不可胜记。”据统计,剧作者中进土及第而做显官的共有33人,其中有藩王3人,尚书兼大学土4人,尚书3人,卿2人,侍郎1人,少卿2人。这里还包括状元3人、榜眼2人。 特别是在嘉靖以后,文学很快地由复苏而大踏步地向前迈进。这时的文学创作随着接受对象的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更加高扬,从而突出了个性和人欲的表露。特别是在一些爱情、婚姻题材的剧作中,主“情”反“理”、追求人性解放的精神十分突出。 《南史·文学传叙》曰:“自汉以来,辞人代有,大则宪章典诰,小则申舒性灵。”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叙小修诗》) “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汤显祖《寄达观》)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自称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他出身于“书香”家庭,早年即有文名。 万历二十六年(1598)毅然辞官,归隐于临川玉茗堂中。汤显祖先后创作了《牡丹亭》(1598)、《南柯记》(1600)、《邯郸记》(1601),连同以前所写的《紫钗记》在内,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并在剧作中完整地展示了他的“至情”论。 汤显祖的“至情”论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宏观上看,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世总为情”(《耳伯麻姑游诗序》),“人生而有情”(《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情”与生俱来并始终伴随着生命进程。 从程度上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牡丹亭》便是“至情”的演绎。汤显祖在《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种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如影随形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 从途径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戏剧表演可以“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使得观众在戏剧审美活动中无故而喜,无故而悲,将旁观者的冷漠与麻木不仁的状态调整过来,“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疬不作,天下和平”,人们最终在“至情”的照耀下,于戏剧的弦歌声中,把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牡丹亭》特殊的文化意义: 一是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褒扬像杜丽娘这样的有情之人,从而拨开了正统理学的迷雾。身处明代社会的广大女性,确实有如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监牢之中。一方面是上层社会的寻欢作乐、纵欲无度;另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对女性的高度防范与严厉禁锢。明代的贞节牌坊立得最多,这些牌坊下所镇压着的,是一个个贞节女性的斑斑血泪和痛苦不堪的灵魂。《明史·烈女传》实收308人,估计全国烈女至少有万人以上。 二是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