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聪谈中国古代地城市空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孝聪谈中国古代地城市空间

文章正文 复制链接 | 邮件推荐 | 打印 | 收藏 | RSS | 单页阅读 | 评论 (0)条 转帖: 李孝聪谈中国古代的城市空间 作者 黄晓峰 发表于2015-06-28 13:07 现代化的表现之一是城市化,可是,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路越修越 宽,可是越来越堵;城市的扩张,几乎都是摊大饼的圈层式;城市中轴线变成了交通..   现代化的表现之一是城市化,可是,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路越修 越宽,可是越来越堵;城市的扩张,几乎都是摊大饼的圈层式;城市中轴线变成了交通干道……古代 社会是如何进行城市规划的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兼 职教授李孝聪先生长期从事城市历史地理研究,最近新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中国城市的历史空 间》一书,他认为城市是文化与制度在空间上的一个表现形态,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必要的 人文关怀。   我们都知道,北京城的空间设计有著名的中轴线,以体现皇权作为宇宙中枢的至高无上,那么其 他的历史名城,尤其是作为帝都而建的,也有类似的设计原则吗?   李孝聪:现在都喜欢找中轴线,找得越早越好。研究城市要做实地考察,还要了解中国历代王朝 的制度。实地考察研究城市的选址,不仅要研究城址的地貌,还要了解城市的形制,怎么开门,街道 在哪,这是跟中国历代王朝不同时期的制度密切相关的。   最早,先秦时期的城和郭是两回事,城与市也是两回事。城是由城墙围合成有形的东西,市就是 http://www ./html/8736/2015/6/28/1282336.shtml 2015/7/20 李孝聪谈中国古代的城市空间­ipad上海书评­东方早报网 市场,市场是为城服务的。像欧洲,城有一个城堡,在一个非常高的很完备的城墙里。不管是王侯还 是主教都在里面。为他们服务的人员如工匠等都在外面,从事买卖,称作市。这两个合起来是城市 (城堡叫castle,德文叫Burg,外面是它的city)。古代中国也是这样的。比如春秋战国的时候,赵 国的王生活在赵王城里面,齐国临淄里面也有个王城,这个城一定是在一个比较高的地方。杨宽先生 曾经想找出一种方位的规律来,但是因为他不太懂地理,所以完全从制度上研究。我是把制度跟地理 条件结合起来。如果这个城市西边高,那它的王城,像赵都邯郸,王城一定在西边。如果换作临淄, 它的南面是鲁中山地,南边高,那么它的王城就在西南隅,它的市在王城的北面坡下,王城有居高临 下的视角。再譬如鲁都曲阜,是平地,那么王城就在正中间,中间有座山丘。   中国自古就是这样的,最初没有什么轴线,宫殿在北方的朝向,不是受到宗教的影响。从二里头 到商周时期的城址,最初是以祭祀建筑为主,所以现在发掘的都是大的祭祀的宫殿基址。这些宫殿, 考古发掘发现它的门都是朝南开的,背后是不开门的,是坐北朝南的房子,而不是东西向的或者朝其 他方向的,更不会门朝北背过来。为什么呢?冬天冷风从北面刮过来,阳光、采光最好的是朝南的。 到了东汉以后可能演化为风水观,所以,最初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顺应。祭祀的房子是坐北朝南的, 获得了大量财富的群体,比如奴隶主、酋长或者贵族也好,他们的房子也是坐北朝南的。逐渐演化到 王国时期,王宫也会是坐北朝南的。这是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决定了建筑的方位取向,然后升华到上层 建筑就是面南而王。这个 “面南而王”是根据它的宫殿建筑是坐北朝南的,所以脸是朝南的,就是 王。脸朝着北,面北,就是投降。这是一套从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导致的建筑的形制,再升华到观念上 的礼制 (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形制做一个意识形态的解释)。最后,形成了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 国的原则。后世的城市建设都含有一个礼制的安排。   当初的城和郭是两个东西套叠在一起,古人还有一句话叫: “有先君之庙为都。”就是说在城里 有祭祀祖宗的宗庙建筑,就可以做都城。如果仅仅是一个贵族的采邑,没有先君之庙,那么这就是 邑。都邑现在是一个名词。都,就是现在所说的首都,必须有先君之庙。邑再大而没有祭祀先君之庙 也不能称为都。“先君之庙”就是现在北京的太庙,祭祀祖先的宫殿建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