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重心改革和革命的历程和特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重心改革和革命的历程和特色

學習重心:改革與革命的歷程與特色 「自各國通商以來,每歲出洋之銀,為數甚巨,近更通行內地,小民生計日益艱難,而戶部出款歲增數千餘萬。……天下之財,止有此數,取之過度,民力不足以供之,則亂端起矣。……比年各省遍災,官賑民捐,動逾百萬,而饑寒疾苦顛連溝壑者,仍不可計算。」 引自(清)朱壽朋編,張靜廬等校點:《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冊4,頁132-134(總3862-3864)。 1887至1900年北方的災害。 1887年9月 河南鄭州黃河改道入淮河,豫東、皖北受災。 1888至1896年 永定河潰決共五次,直隸災區達26州縣。 1890年 山東境內黃河潰決兩次。 1892至1898年 黃河無歲不決,山東災區60州縣,直隸26州縣。 1899年 直隸、山東、山西和蘇北久旱不雨,大饑荒。 參考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綱》(第3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上冊,頁326-327。 1895年以後中國各地不斷出現教案。下表所列為部分教案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1895年5月 焚毀教堂、襲殺傳教士;「但誅洋人,非叛國家」。 1895年8月 1896至1898年 參考胡繩著:《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下冊,頁475-480。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總理衙門在一份奏章對在各地發生的教案有以下的總結。 引自徐中約著:〈晚清的對外關係,1866-1905年〉,見(美)費正清、劉廣京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下卷,頁141。 清中葉以降,國家財政的情況如何?中國人民的生活有何變化?這與西方列強有什麼關係? 你認為國家財政和人民生活的變化如何導致排外情緒的出現? 1890年代的教案如何體現國民排外的情緒? 義和團起源於哪些地區?這些地區的經濟情況、民生,以及人民對外人的態度如何? 你同意義和團出現是清末國民排外的結果嗎?試提出你的看法。 下圖中的旗屬於清末哪個社團? 圖片來源: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註:「扶清滅洋」的口號始於1898年10月趙三多、閻書勤等領導山東冠縣人民舉行反教會時,旗幟扶清滅洋四字。此後多數義和組織口號。扶清的主要含,可從義和團的有關文告中得到解釋。《義和團告白》:保護中原,驅逐洋寇;《增福財神告白》:上能保國,下能安民;《馬蘭村坎字團告示》:扶清滅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國家而安於社稷,佑民于農夫而護村坊。滅洋說明義和團運動存在籠統排外思想。扶清滅洋的口號,不是農民群眾對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作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也給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帶來一定消極作用。參考史學雙周刊社編:《義和團運動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6年);故宮博物院明淸檔案部編:《義和團檔案史料》(第1版)(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印)。 下表所列為清中葉以後,北方民間宗教組織白蓮教和義和團的發展和關係。 北方鄉村的民間宗教傳統及新發展 18至19世紀的基本形態和發展 18世紀中後期,北方各省流行白蓮教。 19世紀中葉以後,白蓮教各支派:八卦教、紅陽教、榮華教等流行。白蓮教是一個反清的民間秘密社團,在嘉慶年間曾起事。19世紀末,義和拳出現,它是八卦教的一個分支。 所信奉的神 宗教神話人物:洪鈞老祖、驪山老母、孫行者。 歷史人物:關羽、張飛、黃天霸。 修煉方式 畫符、念咒、請神、練氣功。 主要流傳地區 直隸、山東。 參考徐中約著,計秋楓等譯:《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上冊,頁392-393;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綱》(第3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上冊,頁330-331;胡繩著:《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下冊,頁577-582。 下面是清朝一首有關義和團的歌謠。 引自(清)(佚名)〈義和團歌謠〉,載中華萬年網 – 歷史 – 清代 – 詩歌,【在線】,/trad/main/index.htm [下載日期:2004年3月9日]。 資料中的旗幟屬於晚清哪個民間組織?這個組織有什麼特點? 旗幟上「扶清滅洋」四字上題提到的民間組織的口號。這個口號有什麼意思呢? 什麼原因導致這口號出現?(這個民間組織源於何地?該地受什麼人控制?) 「(光緒)二十六年(即1901年),義和拳事起,載漪等信其術,言于太后,謂為義民,縱令入京師,擊殺德意志使者克林德及日本使館書記,圍使館。德意志、奧大利亞、比利時、日斯巴尼亞、美利堅、法蘭西、英吉利、義大利、日本、和蘭、俄羅斯十國之師來侵。」 引自(清)趙爾巽重修,柯劭忞等撰:《清史稿?後妃傳》(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冊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