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道德经从语内接受到语际翻译的经典之合.pdfVIP

道德经从语内接受到语际翻译的经典之合.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经从语内接受到语际翻译的经典之合

国际视野与中国经典 《道德经》: 从语内接受到语际翻译的经典之合 杨 艳 内容提要 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译介与传播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道德经》是中国哲学与 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于《道德经》的翻译与研究也已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本文以《道德经在多元文化语境 下的接受与翻译》为主要个案,试图从研究范围、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实践价值等层面出发,对《道德经》的 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创新价值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道德经》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语内接受与语际翻译方 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呈现出研究范围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方法多向度、具有多重实践价值的新态 势,凸显出独特的学术价值,大大拓展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 《道德经》 中国文化典籍翻译 译介与传播 异文化语境 杨 艳,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 210023 引 言 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译介与传播是近年来学术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在中国文化的灿烂星 空中,《道德经》既是伟大的哲学著作,又是杰出的文学作品,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哲学和文学发展影响 深远。“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一章),老子为后世诸人开启了一段玄妙之旅,吸引着人们去孜孜探求 其哲理和文艺的奥秘,形成了源远流长、蔚为大观的《道德经》阐释接受史。 古往今来,历代学者对《道德经》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角度众多:有从思想角度 研究的,有从历史角度把握的,有从文学角度赏析的……关于《道德经》的各种注疏、解说层出不穷,汗 牛充栋。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推进,关于老子《道德经》在异域的翻译与传播 情况也日益受到重视。从现有的研究状况看,传统的研究要么关注《道德经》的语内阐释,要么探究其 在异文化语境中的翻译、传播与接受,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甚少。 而最新的《道德经》研究致力于将语内阐释与接受和语际翻译与传播两种研究模式对接起来,多 维度、宽视域地探讨了中西文化在哲学经典文本阐释过程中的相遇、碰撞与融合,其独特的创新价值 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道德经〉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接受与翻译》为主要个案,从研究范 江苏社会科学2017/3 · · 207 《道德经》:从语内接受到语际翻译的经典之合 围、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实践价值等层面出发,对《道德经》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创新价值进行探讨。 一、语内与语际:“两张皮”的巧妙结合 在语言研究方面,传统研究中一直存在“两张皮”的问题。我国语言学界“两张皮”问题实质上就 是“母语与外语的关系问题,更具体地说是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外语研究与母语研究 的关系问题”(杨自俭,2001:30)。杨自俭先生关于“两张皮”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存在于我国外语界 和汉语界在研究领域的不正常现象。在“两张皮”的状况下,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出去”面临种种挑战, 在理论研究、理论输出与接受方面,也存在多种失衡现象。杨柳教授在其《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 国的接受史》一书中曾指出,由于发送者的前见、偏见和理论统摄地位,也由于接受者的前理解和视界 不完全融合,理论的对话经常处于失衡状态。中国的“倾听”和“复述”较多,主动的“言说”甚少(杨柳, 2009:131)。那么,面对外国理论资源的涌入,是否我们都应该一味接受?我们中国的本土学术资源 该如何融入并超越国外资源?通过对近十多年来国外主要翻译理论资源在中国的影响力的考察,杨 [1] 柳进而提出努力的方向:“一是重视本土理论资源的发掘;二是重视跨学科理论资源的发展。”而第三 个努力的方向,正是学术界在晚近的一些研究中所追求的方向,即,巧妙地将语内阐释和语际接受熔 于一炉,突破“两张皮”的研究模式。统观《道德经》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