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休闲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1
(一)休闲的功用价值 1.个体价值 休息放松 休闲娱乐 个人发展 2.社会价值 政治功能 文化功能 经济功能 传统依附型休闲的本质特征 有闲阶级的休闲。统治阶级正是依靠手中的特权,占有并享受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成为有闲阶级。凡勃伦认为:“一切奢侈品和生活上的享受用品是属于有闲阶级的。”休闲属于统治阶级的专利品。 劳动阶层的休闲。在私有制社会里,由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本质上极其辛劳并饱偿苦难的,他们只能被迫为统治阶级劳动,休闲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奢望,他们只能有一点时间用来恢复体力和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三)现代独立型休闲 现代独立型休闲,指休闲已经真正摆脱了对劳动的依附,它与劳动一样独立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组成部分,它主要出现在工业社会以后和信息社会前期。 现代独立型休闲的特征 第一,休闲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马克思、恩格斯就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化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利用规则。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现代独立型休闲的特征 第二,休闲从属于少数人的专利逐步走向大众化。罗素说:“现代技术已经可能使有限的悠闲不成为特权阶级小小的特点,而是一种均等地分属于整个社会的权利。” [1] [英]罗素著,李金波、蔡晓译:《悠闲颂》,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四)未来合一型休闲 未来合一型休闲,指在未来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休闲与劳动这种壁垒森严的界线将被打破,无论从时间界线上、空间分布上,还是从功能和主观感受上看,两者之间都将呈现模糊性、交叉重叠性,出现休闲劳动化或劳动休闲化,两者融合为一。 未来合一型休闲的主要特征 其一,劳动在本质上模糊了和休闲的界限,呈“休闲化劳动”。 其二,劳动和休闲一样,成为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 总之, 休闲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休闲与劳动之间关系的发展,两者从原始混沌统一到依附、分离再到新质基础上的统一,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辩证进程。劳动与休闲的统一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表现在劳动的维度就是从异化劳动到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渐变;表现在休闲的维度就是从少数特权阶层享有休闲到普通劳动者从而社会所有的人都享有休闲的演进。 (二)关于休闲教育 1.休闲教育的文献综述 ①休闲教育的发展 古希腊:柏拉图提出对闲暇人进行教育,谓之“自由教育”。这是休闲教育的萌芽状态。 现代休闲学诞生的标志:美国学者凡勃伦1899年发表《有闲阶级论》。 20世纪20年代:闲暇教育在美国迅速兴起,闲暇教育成了公共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了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普遍的权利和要求。 20世纪60年代:闲暇教育问题已成为不少发达国家的研究热点。1966年,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闲暇教育专家查里斯·布赖特比尔提出了现代社会应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1974年:美国成立了第一届全国闲暇教育委员会,并每年举办一次全国闲暇教育会议。 1984年9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有关闲暇问题的世界性大会,标志着闲暇教育已成为全球性教育领域中的新课题。 英文中对于休闲教育译法有以下几种: Education for Leisure就是为休闲而实施的教育。把休闲作为一门教育的学科——传统的休闲活动,如体育、游戏、艺术、徒步横渡旷野的竞赛等。 Education through Leisure是把休闲作为一种教育的情景,通过休闲来进行教育。 Leisure Education多数用在学术性较强的研究文章中,它是上面两种休闲教育的总称,是一个宽泛的、抽象的概念。 目前国内的休闲教育研究共同特点: 1.在概念上,多用闲暇教育而少用休闲教育,因此,教育的宗旨多集中于引导人们如何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学会休闲的技能、技巧,提高闲暇生活质量,促进个性及个体的发展。 2.将闲暇教育视为提高充实人的精神境界的活动,是人类精神进化的必然结果。也有学者认为充实人的精神境界是对于成年人及退休者而言。 3.对休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探索,主要观点是通过活动组织和课程设置实施休闲教育。 ②相关论著 查里斯·布赖特比尔:《休闲的挑战》、《以闲暇为中心的教育》 颜妙佳:《许学生一个快乐学习的未来——兼论休闲教育在九年一贯课程之实施》 J?曼蒂和L?奥杜姆:《闲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庞桂美:《闲暇教育论》 刘海春:《生命与休闲教育》 2.休闲教育的定义 “休闲”在英文中相对应的词汇是“leisure”,它源于希腊语中的“schole”,意为休闲和教育,揭示休闲和教育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即休闲可以达到教育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附详细解析.docx VIP
- 2025年河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docx
- 股市入门培训知识分时图分析主力起涨点(极致经典抄底秘籍).ppt VIP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附解析.docx VIP
- 《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知识培训.pptx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_同济大学课后习题解析.pdf
- 装修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策划方案.doc VIP
- 宗教哲学重点名词解释.pdf VIP
- 移动式压力容器(LNG、LPG、丙烷、丙烯)充装质量手册 2025版.doc
-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2-6-6BMOSFET模型.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