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出学校----教育的认识与反思2012.08
当代教育学;走出学校----教育的认识与反思;第一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产生;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劳动为教育
的产生提供
;交往起源论;教育起源论;二、教育的发展过程;(一)原始教育;斯巴达长老检视婴儿;斯巴达女子体育锻炼;古代罗马共和后期的小学;中世纪骑士骑士教育.doc;孔子创办私学图;(二)古代教育;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3、教育脱离生产。从“六艺”到“四书五经”,以及后来的“八股文”考试,都把生产知识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
4、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5、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6、官学和私学并行。
7、文字记述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有了比较系统的文字教材。
;六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讲“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
礼——主要指德育,“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就站不起来,不能做人。
乐——不仅仅指美育;礼是外在的,乐是内在的。乐使大家彼此相亲,礼使大家彼此相敬;乐使大家彼此相同,礼使大家彼此相异,这在《礼记·乐记》中讲清楚了。
射——射箭;御,驾车;两者合起来就是体育和劳动;
书——各种历史文化知识;
数——数学。
四书五经: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中国明、清科举考试用的文体。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内容空洞,形式死板。后用以比喻空洞死板的文章、讲演等。;(三)现代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1、萌芽
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孔子被称为“东方终身教育的伟大先行者”);“教育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利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既要求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从纵的方面看:终身教育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从横的方面看:终身教育寻求教育的统合性。;第二节 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定义;(一)教育的字源;中文“教育”的字源与字义;东西方的圣人;1.教育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教导 :“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3.告诉 :“于是老少相教语,莫违侯令。”
4.教练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5.政教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6.通“效” :“尧教于隶属而民不听,至于南面而王天下,令则行,禁则止。”
;古代典籍中的“育”;外文education的字源与字义;(二)教育的定义;外国教育家对“教育”一词的解说;法国的米亚拉雷(Gaston Mialaret)说:“我们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教育’一词至少有四种基本的含义:
⑴作为一种机构的教育;
⑵作为活动的教育;
⑶作为内容的教育;
⑷作为一种结果的教育。”
;;我国教育界对“教育”一词的认识;当代我国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1)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观点:教育是一种感动;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
(2)幸福是一种能力和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形成与幸福相应的态度与能力---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的观点。
(3) 教育的理想(教育改变命运)
许多世纪以来,教育家们始终相信,教育是
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
教育是实现个人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
“理想的教育,能激活生命的潜能;
而教育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教育的定义;(三)教育的多重内涵;教育的本体内涵;教育的社会内涵;二、教育的要素;; 总之,教育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学的主体;教育影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桥梁、中介。
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三、教育的日常用法;案例1 魏永康湖南人,是有名的神童:13岁读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周口师范学院招聘工作人员19名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4年版)》下半部分.pdf VIP
- DB13T 5842-2023 困境未成年人风险分级干预规范.pdf VIP
- 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 FSS Code最新版).docx VIP
- 法学概论(第五版)谷春德-全套课件.pptx
- 英语绘本PPT课件 1-6年级1. The Odd Pet 绘本.pptx VIP
- 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pdf VIP
- 钢结构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方案).doc
- 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