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士医考妇产科.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博士医考妇产科

第一节 骨盆   骨盆:骶骨()   尾骨(coccyx) sacrum    髋骨(coxae):髂骨(ilium)、坐骨(ischium)、耻骨(pubis)     一、骨盆的类型:分四种类型   (一)女型(gynecoid type):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前后径,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     (二)扁平型(platypelloid type):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骶骨直向后翘或深弧形,骨盆浅,较常见。   (三)类人猿型(anthropoid type):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中骨盆和出口横径均较短,前后径长。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骶骨较直,骨盆深。较少见。   (四)男型(android type):骨盆入口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出口后矢状径较短。骨盆呈漏斗形,常造成难产。   临床上所见多混合型骨盆。骨盆的形态、大小与种族差异以及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和激素的影响。   二、骨盆平面和径线   (一)骨盆入口平面   呈横椭圆形   前:耻骨联合上缘     两侧:髂耻缘   后:骶岬上缘   4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   (2)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13cm。   (3)入口斜径: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斜径,正常平均12.75cm。左右各一。   (二)中骨盆平面     为骨盆最小平面。   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   2条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2)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0cm。   (三)骨盆出口平面     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组成。   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   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   出口平面有4条径线:   (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2)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9cm。   (3)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6cm。   (4)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8.5cm。   若出口横径短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时,正常大小的胎儿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骨盆轴和骨盆倾斜度   三、骨盆与分娩相关的解剖特点   骨盆以髂耻线为界分为——假骨盆及真骨盆。   假骨盆与产道无关,但径线长短关系到真骨盆的大小。测量假骨盆的径线作为了解真骨盆的参考。   真骨盆(骨产道)是胎儿出娩通道。   真骨盆:骨盆入口与骨盆出口。出口和入口之间为骨盆腔。   骨盆腔后壁:骶骨、尾骨,坐骨、坐骨棘、坐骨切迹及其韧带。   前壁:耻骨联合。   (1)坐骨棘肛诊或阴道诊可触及   (2)骶骨的前面凹陷形成骶窝,第1骶椎向前凸出形成骶岬,为骨盆内测量的重要据点。   练习:   1.在正常女性型骨盆中,其骨产道最小径线是(D)   A.对角径12.75  B.真结合径11  C.坐骨棘间径10  D.坐骨结节间径9 E.后矢状径8.5   2.骨盆最小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是(E)   A.第1-2骶椎间  B.第3-4骶椎间  C.骶岬 D.骶尾关节  E.骶骨下段   3.(2002)初产妇,25岁。妊娠38周。骨盆外测量:骶耻外径18.5cm髂棘间径27cm,坐骨间径7.5cm。本例孕妇的骨盆诊断为(D)   A.单纯扁平骨盆  B.佝偻性扁平骨盆  C.均小骨盆  D.漏斗型骨盆 E.男型骨盆   第二节 骨盆底   一、骨盆底   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两侧坐骨结节前缘的连线将骨盆底分为   前部:尿生殖三角;   后部:肛门三角。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3层。   (一)外层   浅层筋膜与肌肉:会阴皮肤、皮下组织、会阴浅筋膜。   浅肌肉层(3对肌肉及一括约肌):①球海绵体肌;②坐骨海绵体肌;③会阴浅横肌;④肛门外括约肌。   (二)中层   泌尿生殖膈   (三)内层   盆膈,由肛提肌、筋膜组成是支托盆内脏器的最主要成分。肛提肌:①耻尾肌;②髂骨肌;③坐尾肌。肛提肌有加强盆底托力的作用。   二、会阴   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皮肤、肌肉及筋膜),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   会阴体厚3~4c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