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思想文化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课思想文化讲稿

第18课 思想文化 学习要求: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相关内容,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异同。 2.佛教的传播及主要教义。 3.道教的兴盛和主要教义。 本课重点: 《资治通鉴》的内容、体例及史学价值;佛教、道教的主要内容。 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 创始:释迦牟尼(天竺) 主要教义:因果报应,轮回转世 2、中国化进程: (1)东汉初年(明帝),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2)隋唐时期,形成多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 (3)宋代以后,儒、佛、道三教合一,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的兴盛 ①出现时间:东汉末②创始人:张陵 主要教义:“道” 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特点: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现实人生的传统特色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道教圣地——青城山 佛教、道教异同比较 1、定义: 宋朝以后,佛教、儒家和道家(道教)三大思想相互融合。 2、影响: (1)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体现了中华文化伟大的包容性,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练习 1.司马光说“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应是( )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2.中国化的佛教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哪一时期以后( ) A.西汉 B.宋代 C.东汉 D.隋唐 3.下列对《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著作 B.都是通史 C.史书的体例都是编年体 D.作者或主持编写者都姓司马 4.《资治通鉴》被视为与《史记》并列的史学名著。两书记载重合的历史时期是( ) A.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B.从战国到五代时期 C.从战国到汉武帝时期 D.从汉武帝到宋神宗时期 5.下列内容中,与道教无关的一项是( ) A.以“道”为最高信仰 B.宣称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C.源于古代民间信仰、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D.东汉末年传入我国 全真教 全真教 道教 佛教 对文化的影响 政治 作用 主要教义 起源地区 主要相同点 主要不同点 印度 中国 因果报应,期盼来世幸福 修身养性,追 求现世幸福 都有利 于维护 现存的 统治秩 序 都成为 中国传 统文化 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合一 佛教 道教 《西游记》 D B C C D * * 司马光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你知道资治通鉴是什么意思吗? 资:帮助、供给 治:治理,治国平天下通:贯通古今 鉴:镜子、意为借鉴 以历代王朝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为借鉴,有助于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司马光(1019-1086年) 《资治通鉴》书影 司马光是生活在北宋的著名史学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费时19 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战国到 五代共1300年历史,与《史记》并列的史学名著。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迁撰写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史记》 战国至五代 黄帝至汉武帝 叙史范围 编年体通史 纪传体通史 史书体例 北 宋 西 汉 成书时间 司马光 司马迁 作者 《资治通鉴》 《史记》 史学地位 都是史学名著 这种教义要求人们放弃对现实压迫的斗争,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悉达多降生人间 举世无双的宫殿 削发为僧 六年苦行修道 牧羊女供养牛奶 白猿献花果 菩提树下悟道 佛陀弟子千余人 佛陀菩提树下圆寂 佛教的传入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峨眉金顶 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金铜像 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和观音造像 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 九华山地藏菩萨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文殊菩萨 发展进程: (1)东汉末年形成,源于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2)东晋、南北朝,道教的理论和组织形式日益完备; (3)唐宋时期,道教空前兴盛,三家合一,修炼方式转而注重“内丹”。 老子 太上老君 神化 道教的兴盛 道教的兴盛 你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是如何发明的吗?你能否用一形体动作表示你是道家弟子?你能概述道教的发展吗? 东汉后期——东晋、南北朝——唐宋 节日中的道教 农历12月23日送灶神上天,意味着 一年的结束 ,之后便大扫除 、换新衣 年初一焚香设供恭接财神 七月十五“鬼节”。这一天鬼魂都会出来 , 到人间看望子孙后代或捣乱给人带来灾异 , 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祭祖、上坟 。 冬至又称“冬节”,家人团聚,备办佳肴,祭天祀祖。 风俗中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