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血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

活血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 徐列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 肝脏微循环是指以肝窦为中心,门静脉与肝动脉终末支经肝窦至细小肝静脉(中央静脉)间的血液循环。肝脏所有直径小于300?m的血管都属于微循环系统,包括门脉小支、肝小动脉、肝窦、中央小静脉和淋巴管。肝脏具有独特的血液供应,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供。 肝微循环障碍━肝星状细胞收缩和肝窦毛细血管化 SEC和HSC被认为是调节肝窦血流的细胞因素。肝纤维化时的一个病理特点是“肝窦毛细血管化”。此种病理变化,影响了肝窦对肝细胞的血液供应,从而使肝细胞与肝窦之间的物质交换发生障碍。 肝硬化从肝循环的角度来看是肝循环、特别是肝微循环的改变及再建的血管病 其肝微循环障碍主要有 (1)微循环动态改变、门脉高压、肝内门脉、肝静脉末梢支吻合形成短路,肝动脉血管床增加,门脉与肝静脉支溃破等,使入肝血流量及窦状隙血流量减少。佐藤氏等用脏器反射光谱法看到了肝硬化时肝血流量减少。Rappaport氏等的研究显示,随着肝硬化进展,流入结节内窦状隙的血流量越来越少。土屋氏等用大白鼠CCl4慢性中毒实验研究肝纤维化恢复过程,发现如中止投药,纤维化就明显改善,但门脉末梢支与肝小叶中心静脉吻合形成的新生吻合血管却不消失。松本氏等报告:一旦形成纤维化,在大于200?m的门脉支周围者,除去病因后几乎恢复正常,而在50-20?m,特别是50-100?m内径的门脉支周围者,一般不可恢复。(2)窦状隙改变主要是SEC小孔减少,SEC与肝细胞相接处出现基底膜,窦周间隙发生胶原纤维及纤维蛋白沉积。这不仅影响肝细胞的营养摄取和排泌,而且从血流方面看,也是其门脉阻力增大的原因之一。 孙绍连, 孙群灿, 孙仁超. 肝微循环及其临床.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1,7(1):3-5 肝窦及窦周隙纤维化是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变、肝微循环障碍的始动部位 徐长江等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用HE、组化、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就肝窦及窦周隙病变的形态学、体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作了观察。结果其病变有狭窄、阻塞、扩张、窦周隙淤血、肝窦毛细血管化表现。研究提示肝窦及窦周隙纤维化是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变、肝微循环障碍的始动部位。 徐长江, 严家春, 马 勇, 等. 肝窦及窦周隙病变在慢性乙型肝炎肝微循环障碍中担当关键角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9,25(1):62-65 慢性乙型肝炎时肝脏微循环以肝窦腔狭窄为主、窦内红细胞聚集现象亦十分显著 朱菊人等观察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组织学变化的141例患者。光镜下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时肝脏微循环以肝窦腔狭窄为主要表现,占86.52%。轻度时即见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压迫肝窦壁,造成肝窦腔狭窄。偶尔可见肝窦腔不规则狭窄与扩张并存。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窦部位被胶原纤维充填,严重者肝窦腔闭塞、消失。其次,肝窦内红细胞聚集现象在慢性乙型肝炎亦十分显著。轻度患者肝窦内红细胞聚集较明显 (64.23%),严重者呈缗钱状聚集。而重度患者肝窦腔大多狭窄、闭塞,肝窦内红细胞聚集减少。34.04% (48/141)的患者肝窦腔内可见微血栓,呈均质红染状。随病情加重,微血栓发生率增加,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微血栓形成率分别为32.52%、36.36%和57.14%。微血栓邻近的肝细胞有溶解性坏死表现。个别患者还见到中央静脉内有微血栓形成。另外,作者还观察了15例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发现其中11例肝窦腔内有红细胞聚集,2例肝窦腔内微血栓形成,10例肝窦腔狭窄,2例门小静脉内见微血栓形成,说明这些病人同样存在肝脏微循环障碍。 朱菊人, 郝菁华. 慢性乙型肝炎肝脏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 医学研究通讯. 2004,33(5):4-6 右胁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常在夜间加剧;脾肿大,质硬按之不移;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毛细血管扩张,或蜘蛛痣,或腹部静脉曲张;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象细涩。 微循环障碍≈瘀血 中医理论认为,离开经脉的血液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而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瘀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之内均可成为“瘀血”。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证,称为“血瘀证”。 临床发现,应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以后,患者“血瘀”证候得到改善或消失,同时肝脏微循环和肝功能也得到改善,提示中医血瘀证候理论与肝脏微循环具有密切的关联。故陈可冀院士等提出,现代医学的微循环障碍与中医学的瘀血含义有相同之处,具有同一病理意义。 中西医改善肝脏微循环的方法不同 西医改善微循环用抗凝药物为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乙肝病毒持续存在,因此内皮细胞就易于受损,为血栓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使肝窦内血流处于一种血栓前状态。作者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