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交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课堂笔记-奥鹏教育
北交《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五部分 课堂笔记
第七章 心理测验方法 47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 47
第二节 品德测评 50
第三节 气质与态度测评 52
第四节 能力测评 53
第七章 心理测验方法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需要掌握的重难点有:了解心理测验的概念与心理测验的形式;了解品德测评的概念与FRC测评方法的设计思想;掌握问卷测评方法在品德测评中的利弊分析;掌握气质测评与态度测评;掌握能力测评的内容与测验形式。
知识点整理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
知识点一 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1869—1904年,为萌芽期
1905—1915年,为成熟时期
1916—1940年,为昌盛时期
1941年至今,为完善发展时期
1. 心理测验的起源:
实验心理学中个别差异研究的需要。
1879 冯特(Wandt)
第一所心理实验室
个体行为的个体差异
心理测验的需要
2. 心理测验的发展:
1883 高尔顿 (F. Galton) 英国优生学家
第一次提出“测验”这一术语
1884 人类学测验实验室
1890 卡特尔(J.M.Cattell)
美国个性心理学家
第一套心理测验
1894 卡特尔
第一次将心理测验用于实践应用
萌芽期(1869—1904)
a) 尚未形成体系;
b) 内容上局限于简单身体素质测验;
成熟期(1905—1915)
a) 形成独立发展的轨迹;
b) 出现比较成熟的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c) 内容上由简单身体素质测验发展到低能儿童智力测验;
繁荣期(1916—1940)
a) 智力测验的深度和广度有突破性发展;
b) 心理测验理论和形式的到完善;
个体——团体;儿童——成人;文字——图形;直接——间接;测验——预测;
研究——社会服务;
完善发展期(1941—)
a) 挑战:教育评价运动
b) 发展:理论、技术、编制方法
古代中国的心理测验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观察法(诸葛亮识才“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周岁试儿)
速度评定法(七步成诗)
对偶法(冰成水/鱼化龙)
七巧板与九连环
注意测验(董仲舒“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
西方心理测验的最初探索
1796年,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皇家天文学家N?马斯林基因为其助手金内布鲁克观察星体通过的时间比自己晚了0?8秒钟,就断定他“师心自用,不依法行事”而将其辞退。20年后,另一位天文学家贝塞尔对这一事件作了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个人观察误差。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主要目标是要寻求人类行为的共同规律。实验中发现,不同被试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常常不同。而且这种差异不是偶然错误,而是由于个人能力上的真正差异。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工厂大量雇用童工,为了使低能者能寻找互维生的职业,政府要求雇主每雇用20名童工,必须带雇一名低能者。为了设法使低能者尽可能适应工厂的要求,法国医生沈干出版〈白痴:用生理学方法诊断与治疗〉一书。
19世纪,由于科学的发展和欧洲人道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人们对低能者和精神病人的态度发生了重要变化,开设了一些医院专门护理和医治精神病人。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鉴别各种心理疾病。
颅相学与高尔顿棒(达尔文与皮尔逊/回归现象与积差相关)
知识点二 心理测验定义
阿纳斯塔西: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肖鸣政: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和个性方面差异的一种科学选择方法。
定义的具体含义:
1.心理测验是对行为的测量。
所谓“行为”:心理的而不是发射的;外显的而不是内心的;
2.心理测验是对一组行为样本的测量。
“行为样本”:代表性的行为;成组的而不是单个的;
3. 心理测验的行为样组不一定是真实行为,许多情况下只是概括化的模拟行为,是一种间接的行为反应。
比如,投射(墨迹)测验;答题行为。
4.心理测验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验。
“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