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化妆品化学.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健化妆品化学

第七章 保健化妆品化学 保健化妆品实际上是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必须接触的一类日用化学品,并不是只与爱美的年轻姑娘有关的一些产品。本书所述的化妆或化妆品是指清洁人体、改善容颜、保持健美的技术及其有关用品。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健康的标准中对皮肤、头发、牙齿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第八章人体保健化学),说明人健康的表现在皮肤、头发、牙齿的要求方面是非常具体的,而另一方面保持牙齿、头发和皮肤的清洁、健康又与人的生理健康密切相关。 7.1 化妆品的化妆机制 化妆(Cosmetic)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含义是“化妆师的技巧”或“装饰的技巧”,狭义的化妆品因各国的习惯与定义方法而略有差别,但从使用目的看,均为保护皮肤、毛发、牙齿等维持仪容整洁,掩盖某些缺陷,美化面容,促进身心愉快的日用品。 在我国“关于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条所规定的化妆品的定义,“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它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品”。这是我国目前有关化妆品的法定定义。它实际上也指出了化妆品的几个作用,即清洁作用、护肤作用、营养作用、美容作用(美化人的面部、皮肤及毛发或散发香气)和特殊作用(介于药品和化妆品之间的产品,具有特殊功能,称为特殊用途化妆品)。 化妆机制即所谓化妆,通常泛指装饰人体的技巧,其作用机制涉及皮肤、头发及牙齿的结构、功能等。 7.1.1 皮肤的结构与性质 皮肤是覆盖整个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也是最大的一个器官,具有特殊的独立的功能。它是体内脏器与组织的保护器官,也是脏器、神经对周围环境的感应器官。皮肤在触摸之下的感觉平滑柔软,但仔细观察则高低不平,高的部位叫“皮丘”,低的部位叫“皮沟”(皮纹),而交错成三角形、菱形、多角形、网状,尤以手掌、手背处最为明显。成年人约有皮肤1.5m2~2m2,皮肤的厚度(不包括皮下组织)一般约为1~4mm,并且随年龄、性别、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男人皮肤比女人厚,人体背面皮肤比前面的厚,眼睑、前额、颊部、肘窝处皮肤最薄,仅为0.1mm~1.0mm,脚跟最厚,为2mm~5mm,人体皮肤重量约为体重的5%,一般重达2.5~3kg。 (1)皮肤的结构,皮肤由外向内分表皮(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皮下组织三层(后两层有微血管,淋巴管、神经、脂肪、内分泌腺等),表皮又分为皮脂膜、角质层、颗粒层,有棘层和基底层,其中最外两层即皮脂膜和角质层由含水量较少的死细胞组成,含22种不同氨基酸(胱氨酸约2.3%~2.8%),pH≈4.0,与美容化妆关系最密切。皮肤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及电解质。 (2)皮肤的功能主要有排泄、防护,吸收等。排泄功能,由表皮的基底层生成的表皮细胞不断向皮肤表面移动,最后成为污垢和皮屑脱落,表层有汗腺和皮脂腺开口以分泌水分,盐分和脂质,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和维持体温稳定;防护功能,分泌脂肪和汗液形成一层乳化膜,保护角质层,防止外界细菌、病毒污物侵入;对皮肤有润滑作用,防止过度蒸发,使皮肤不干裂,保持光洁和柔软,靠不同蛋白质链间的桥键构成皮肤的韧性,抵抗外来机械伤害等;吸收功能,经毛囊口可吸收氧气、水溶性或脂溶性营养素及其它药物,保证毛发的生长和伤口的愈合。 皮肤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参与维持整个机体的平衡及与外界的统一。皮肤坚韧、柔软、富于弹性,对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外界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侵袭或刺激。皮肤是热的不良导体,既可防止过多的体内热外散,又可防止过高的体外热传入,对维持正常体温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3)皮肤的性状类别因年龄、性别、地区、季节而异,通常皮肤分油性,中性和干性三类:油性皮肤的皮脂分泌量较高,毛孔粗大,脸部细腻光亮,易起粉刺;干性皮肤的皮脂分泌较少,易开裂,毛孔不明显,脸部不油腻,经不起风吹日晒,吃刺激性食物后可出现斑疹;中性皮肤在上述两者之间,对化妆品适应性较好。在上述三类的基础上还有混合性(如额,鼻翼,下巴等部位为油性,而面颊为中性)及过敏性(对化妆品中的颜料和香料过敏,出现痒、刺痛)等几类。 皮肤的性状和吸收功能决定了化妆品的选用,油性皮肤的分泌物常堆积,宜用清洁霜类化妆品及时清除、干性皮肤宜用油包水型化妆品滋润。皮肤对外包括对化妆品的吸收,主要是通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管口进行的。在角质层外有一层皮脂膜由氨基酸、尿素、尿酸、乳酸、脂肪酸、油脂、蜡类、固醇、磷脂、多肽等构成,化妆品如欲进入角质层,先应将皮脂膜洗去,通常低分子量的小分子物如香料较易被吸收,挥发性油类如羊毛脂,豚脂,鱼肝油等比较大分子的植物油,凡士林易渗入,温度高时皮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