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_.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_

辅助检查: (1)血、CSF常规无异常,CT、MRI无特征所见 (2)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CSF、尿HVA降低 (3)DNA印迹技术(southern blot)、PCR、DNA序列分析在家族性PD可发现基因突变 (4)PET或SPECT可发现PD脑内DAT功能显著降低 实验室检查: 1. 脑脊液和尿里的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减少,基因改变(该病有20%的遗传倾性) 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在疾病早期可发现多巴胺递质减少,这些便可确诊是否患帕金森病。 PET显示PD脑内DAT功能显著降低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中, 发病率较高、危害较为严重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 PD )、脑卒中(St r o k e ) 、癫痫(E p ile p s y ) 和脑肿瘤(B r a in tu m o r s ) 等, 其发病多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 在老年人口, 神经退变性疾病中发病率居首位的是阿尔茨海默病, 又称老年性痴呆。我国于20 世纪90 年代进行的较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60 岁以上人群的A D 患病率为3.4 6 % 一6.41 %, 我国约有A D 患者80 0 万, 约占全球A D 患者总人数的50 % 。 AD 的早期临床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学改变为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脑内有大量的β-淀粉样(Aβ)蛋白细胞外大量老年斑(SP)形成、大脑皮质细胞减少以及受累皮质动脉和小动脉的血管淀粉样变性。 发病机制主要有“淀粉样肽假说”、“微管相关蛋白异常学说”、“基因突变学说”和“神经细胞死亡的最后共同通道”。 淀粉样肽假说   目前普遍认同的AD 主要发病机制:具有神经毒性的Aβ在脑实质沉积, 启动病理级联反应, 形成NFT ,导致广泛的神经元丢失。脑组织的破坏导致功能的损害,出现痴呆症状。 Aβ沉积所形成的SP是A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膜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 为Aβ的前体蛋白,APP的水解主要在内吞小体-溶酶体系统内进行,与APP水解有关的分泌酶有α、β、γ三类。APP有770 个氨基酸残基,若先由α-分泌酶在687 位点水解,再由γ-分泌酶在711/713 位点水解,则不会产生淀粉样肽Aβ;若先由β-分泌酶在671 位点水解,再由γ-分泌酶在711/ 713 位点水解,则会产生Aβ40 和Aβ42 。其中Aβ40 是主要形式,而Aβ42 则是致病形式,能沉淀形成SP 。 微管相关蛋白异常学说   AD 的另一病理学特征是NFT。Tau 蛋白是一种含磷的微管相关蛋白。AD 患者的Tau蛋白被异常高度磷酸化和糖基化后,失去促微管组装的活性,引起微管蛋白分子间广泛交联,影响细胞信号转导,并可产生细胞毒性,而被修饰的Tau 自身则形成双螺旋纤维丝,成为NFT 主要成分之一。  神经细胞死亡的最后共同通路 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细胞死亡的“最后共同通路” 是氧化应激(自由基生成过多) 和钙稳态失调(大量离子内流) 。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可导致线粒体膜破坏并过度活化蛋白激酶和磷酯酶,引起细胞变性、功能丧失并触发细胞凋亡。自由基可增加细胞内钙离子的堆积,钙离子可加速自由基的生成,二者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触发神经细胞坏死或调亡程序。 药物治疗 1.作用于胆碱能系统的药物 2.作用于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的药物 3.抗氧化性药物 4.抗炎药物 5.抑制Αβ蛋白形成的药物 6.其他药物 脑中胆碱能系统与人的学习、记忆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早期的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人的脑胆碱能系统受到了损害, 导致突触部位乙酰胆碱含量的下降, 从而对病人的学习、记忆能力产生影响。因此, 针对提高阿尔茨海默病人脑中的乙酰胆碱含量, 促进胆碱能神经功能的药物应运而生。现在该类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胆碱酯酶抑制剂和毒蕈碱M1 受体激动剂。 作用于胆碱能系统的药物 胆碱酯酶抑制剂 胆碱酯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阻止内源性乙酰胆碱的降解,而间接的提高乙酰胆碱的含量。 主要药物: (1)他克林 (2)多奈哌齐 (3)石杉碱甲 (4)卡巴拉汀 (5)美曲磷脂 (6)毒扁豆碱 (7)加兰他敏 M1 受体主要分布于脑部, 为突触后受体, 在阿尔茨海默病人脑中基本未受到伤害。因此,应用M1 受体激动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人认知能力的损害可能起到恢复或部分恢复作用。 M1受体激动剂 主要药物: (1)占诺美林 (2)米拉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