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理论渊源和探究现状研究.doc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理论渊源和探究现状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理论渊源和探究现状研究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理论渊源和探究现状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研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以及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总结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理论渊源,分析本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并探讨未来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际市场 进入模式 理论综述 一、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概念、理论渊源 (一)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概念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国际市场进入领域方面的著名学者Franklin R.Root认为,所谓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使企业有可能将其产品、技术、工艺、管理及其它资源进入其他国家( 地区) 市场的一种规范化的部署。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模式主要包括:出口;许可特许经营;合资公司及独资子公司。 (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理论渊源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研究是企业国际化的首要问题,而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策略研究是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划的核心内容。因此,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较发达国家或地区(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的政府、学者和企业家都非常重视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并且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近四十年来,进入国际市场模式有六个主要理论出现,分别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International Product Life Cycle),国际化阶段论(Internationalization),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折衷理论(Eclectic)以及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除了这六种主要理论以外,还有竞价力理论(bargaining power theory)、组织能力理论(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nalysis)等也对进入海外市场的模式进行了研究。 (1)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美国学者海默(Hyme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现代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他首次提出,直接投资的特征在于控制国外的经营活动,研究跨国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 但是,海默的垄断优势论不能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性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通过有偿的转让技术或出口来获取那些潜在的收益,而且该理论也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Vernon)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他认为财富和市场规模强烈地刺激美国公司开发新的消费产品,另外,劳动力的高成本促使美国开发节约成本的新工艺过程。但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却没有解释企业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进行对外投资会有利可图,而不是继续从本国出口或者对外国企业授予许可证。 (3)国际化阶段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瑞典著名经济学家Johanson和Vahlne为代表的北欧学派使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开创了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的先河。美国密执根大学的Cavusgil教授把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国内营销阶段、前出口阶段、试验性的卷入阶段、积极投入阶段、国际战略阶段。这五个阶段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它们分别表示一个企业的海外市场的卷入程度或由浅入深的国际化程度。 瑞典学者Forsgren归纳总结了近年来企业国际化的文献,从企业FDI的递增速度、企业的知识经验、企业市场知识积累几个方面对企业国际化阶段论进行挑战。 (4)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也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解释国际直接投资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英国里丁大学的P.J.Backley和M.Casson在1976年提出。后来,加拿大的A.M.Rugman进一步发展了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认为,当企业从事海外投资活动时,为克服产品和原材料的不完全性,跨国企业往往选择直接投资的方式取代出口贸易。 (5)折衷理论。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或国际生产综合理论,这是目前对跨国公司及其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国的经济学家邓宁(Dunning)提出的,折中理论的核心是提出了三个决定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变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6)交易成本理论。安德森(Anderson)和休伯特(Gatignon)在1986年首次提出交易成本理论,这个理论关注的是长期效用的最大化。他们认为最合适的进入模式是一个控制力和资源承诺成本的平衡函数。 (7)其他理论。竞价力理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涉及这个理论,认为进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公司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谈判。 组织能力理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