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 活字印板 罗盘 1、指出右图作品出现的时期和地位? 【唐】《金刚经》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2、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14万多字),按每天刻50字算需要多长时间? 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书印好后,雕版也就被废弃,既浪费材料,也浪费人力,浪费时间。 3、雕版印刷有哪些缺点? 4、指出右图人物生活的时期和贡献? 北宋 活字印刷术 5、和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创新“新”在哪里?有何作用? 变死字为活字, 变死版为活版, 既经济又省时。 6、今天的印刷技术有何进步? 作用: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 材料一: 材料三: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藩志》 材料四: (1)指出材料一中仪器的名称、功能和发明时间? (1)战国时期的司南,宋朝的罗盘针;指示方向的仪器 (2)材料二、三各反映了什么问题?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中国最早) 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非常重要 (3)材料四与前面三则材料有何联系? (3)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郭守敬及其《授时历》 沈括及其《梦溪笔谈》 魏晋南北朝 劳动人民 蔡伦 西汉发明 东汉改进 北宋时传到日本、朝鲜 元朝时传到欧洲 劳动人民 毕升 隋唐雕版 北宋活字 12世纪经阿拉伯 传入欧洲 劳动人民 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针 13~14世纪火器 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炼丹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不仅使他们的作战方法发生了变化,而且还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一定作用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记》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绩中所占的比例约占50%-70%,而公元1000年以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则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①社会基础: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②物质基础:宋元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③民族融合与吸收外来文化 ④前代科学技术经验的积累和科学家的努力创造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 司马光: (1019~1083)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他与司马迁被并称为“两司马”。 “史学双壁”? 《史记》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帮助统治; 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 《资治通鉴》 1、作者: 2、体裁: 3、内容: 4、价值: 北宋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 叙述了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练一练: 司马迁 司马光 西汉 北宋 纪传体 编年体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豪迈奔放) 委婉含蓄,清新淡雅 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