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和设计教学中生态设计探究.docVIP

景观规划和设计教学中生态设计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观规划和设计教学中生态设计探究

景观规划和设计教学中生态设计探究   摘要目前,景观规划与设计教学多注重设计规范、空间布局、构图美学等景观感受层面以及大众行为心理层面的教育,忽视生态设计层面的教育。该文分别从规划设计结合自然、营造和发挥好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角度,采用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在景观规划与设计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生态设计思想。 关键词景观危机;景观规划与设计;教学;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328-01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剧增,工业集聚发展,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城市面临占用大量土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住宅拥挤,水泥硬化严重、居民身心健康受到威胁的景观危机。景观规划与设计是解决城市景观危机的重要学科,该学科以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而进行空间规划、设计及管理的学科。以往,该课程教学多注重设计规范、空间布局、构图美学等景观感受层面以及大众行为心理层面的教育,忽视生态设计层面的教育。要在景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贯彻生态设计的思想,通过生态设计,提高城市品味和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景观规划与设计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生态设计思想,以加深学生对相产理论的理解。 1尊重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规划设计结合自然 尊重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指在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应以场所千年来的自然过程为依据,详细调查分析城市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自然要素,设计源于区域自然要素的分析[1]。如美国景观设计先驱奥姆斯特德借鉴英国自然式园林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注重用乡土树种营造森林景观,并模仿自然界的湖泊和草原,建造自然田园风光,公园内树荫大道及中央林荫广场,平坦开阔,四周有足够的树荫,游人最喜欢停留,坐在这里只闲看过往的行人都是一种乐趣。重视自然和乡土性在美国景观设计大师哈普林的作品中也得以体现。比如美国演讲堂广场,哈普林从俄勒冈州瀑布山脉中的瀑布和森林的自然景观中获得灵感,瀑布及跌水部分采用较粗犷的暴露的混凝土饰面,水瀑层层跌落,最终汇成十分壮观的大瀑布倾泻而下,水声轰鸣,树林茂密,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的壮丽水景,在城市环境中为人们架起了一座通向大自然的桥梁。美国景观师施瓦茨设计的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广场,广场上水滴状的鼓丘来自于当地典型的冰丘地形,鼓丘上种植的矮小的短叶松,来自于该州北部森林中一种常见的矮小的先锋乡土树种。俞孔坚团队设计的上海后滩湿地公园,在对后滩自然环境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和后工业生态文化”的构思理念,其中以芦苇、荻、香蒲、水葱、梭鱼草等水生植物营造自然湿地,打破以往的水泥护岸,使滩回归;在江滩的自然基底上,选用了小麦、水稻、油菜、向日葵江南四季作物,并运用梯田营造和灌溉技术解决高差和满足蓄水净化之功效,营造都市田园,唤起大都市对乡土农业文明的回味,重建都市人与土地的联系。保留旧工厂的码头遗址,营造水上花园与芦荻观景台,保留旧工业厂房之钢构,演绎为空中花园和酒吧游憩之所,向游人展现工业遗存和后工业的生态文化[2],该设计获得2010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杰出设计奖。 2满足生态平衡要求,营造和发挥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目前,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仅停留在“绿化、美化、彩化” 以及游憩与观赏的功能上,只限于为城市“涂脂抹粉”,而忽视生态服务功能的营造和发挥[3]。 2.1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服务功能 在寒冷地区,景观设计时尽量采用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搭配,保证冬季阳光充足、夏季遮挡阳光。在热带地区或热岛效应显著的中心城区,可增大植被面积,扩大水面,利用自然因素创造有利的微气候条件。比如贝聿铭设计的达拉斯联合银行大厦喷泉广场,在设计时考虑当地气候炎热,利用水和树结合设计,让行走于广场中的人们感觉如同穿行于森林沼泽地,清新凉爽。 2.2生态系统具有净化大气和水体的服务功能 植物生态系统因为具有巨大的树冠和浓密的枝叶,不仅对大气颗粒物(尤其是PM10和PM2.5)有很好的捕获作用,而且对工业区排放的SO2、NOx、FH、Cl2等有毒气体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所以在火电厂等工业区周围应该建设较宽林带,在城市道路两侧,为降低汽车尾气污染,应该选择耐干旱耐瘠薄的树冠高大树种,吸收有毒气体,捕获大气颗粒物。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体的服务功能,比如上海后滩湿地公园,引入黄浦江的水位劣Ⅴ类水,经过公园水生植物生态系统过滤后,将混浊的劣Ⅴ类水变成清澈的可供世博园饮用的Ⅲ类水。 2.3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吸纳雨洪和消减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