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钢铁厂高炉渣建筑地基工程特性探究.docVIP

某钢铁厂高炉渣建筑地基工程特性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钢铁厂高炉渣建筑地基工程特性探究

某钢铁厂高炉渣建筑地基工程特性探究   摘要: 高炉渣是一种工业固体废物,其成分较复杂,是否适宜作为建筑地基研究极少。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高炉渣作为建筑地基的试验研究成果,并提出采用高炉渣体作为建筑地基土的主要问题。 Abstract: Blast furnace slag is an industrial solid waste, its composition is complicated, and the study on whether it is suitable for use as building foundation research is rarely. 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ults of blast furnace slag as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of blast furnace slag as the foundation soil. 关键词: 高炉渣;工程性质;建筑地基;试验研究 Key words: blast furnace slag;engineering properties;building foundation;experimental study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142-03 0 引言 某钢铁公司因生产需要,需利用长年堆放高炉炉渣渣场作为建筑场地,该渣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修建,主要用于储存钢厂高炉渣,经过数十年的弃渣,目前已形成规模巨大的综合性渣场。 高炉渣主要由炉渣及炉灰组成,系高炉渣高温状态下堆积冷却形成,具有一定胶结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业废渣,其化学组分较为复杂,随着时间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易产生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变化过程,可能导致渣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如强度衰减、变形加剧、腐蚀性和热膨胀作用,而这种变化尚无法完全用传统的岩土工程相关枝术解决,迄今为止把渣体做为一种地基土使用只是处于探索阶段,也无可借鉴的成功建设经验。 1 场地及工程概况 拟建高炉渣高温碳化生产26kt/a碳化渣中试线项目总投资7000多万元,占地面积约0.008km2,工程建(构)筑物主要包括主体厂房、氧气汇流排间、空压站、变电所、办公楼、除尘器、循环泵房、水池及电炉等生产主工艺流程和生产配套设施。 拟建场地场位于金沙江东岸,原始地形为一自东向西倾斜的单面斜坡,由高至低由多级台地构成,台地间高差约在10m左右。拟建场地位于高炉渣堆积形成的平台之上,场地南北长约200m,东西宽约10~40m。场地内及周边地形相对平坦,地面标高介于1159.89~1163.13m,高差约为3.24m。场地西南侧30~50m开外分布一采渣形成的高陡渣体边坡,边坡走向约N60W,倾向WS,边坡高度约35m左右,坡度65°,主要由胶结状态的高炉渣组成。针对工程建设需要,结合项目勘察工作,对拟建场地高炉渣体作为建筑地基进行专门试验研究。 2 渣体地基结构构造特征 经勘察,炉渣层在整个场地中均有分布,自东南向西北、东北向西南厚度逐渐变大,钻孔揭露厚度介于9.40~35.50m,场地西北侧地段钻孔未能揭穿该层,该层处于建设工程场地地基的核心部位。 试验研究发现,渣体为玻璃体嵌晶结构,伴有大量孔隙。在渣的冷却过程中,炉渣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热力学因素的改变,胶粒自发地凝聚,发生脱水作用,颗粒逐渐增大而成为隐晶质或显晶质矿物,近似于变胶体矿物。其它高炉渣相比,该渣场胶结炉渣层渣体有明显的结晶特性,玻璃体嵌晶结构是主要的承载体。 炉渣可见表面气孔发育,这是在炉渣冷却过程中,水汽化或结晶吸水而形成的,气孔呈圆形、哑铃形、不规则等图形,大小不等,最大可达30mm左右,最小0.05mm,一般以0.2~2.5mm居多,含量约15~35%±。气孔大小不均匀,分布无规律,有连通。气孔的形状及分布导致了渣块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差异较大。 由渣体外部观测结合勘探资料可知,渣体呈灰透浅兰灰色、褐灰、深灰、灰黄等色,局部岩芯夹淡黄~黄色薄膜,主要成分由炉渣及炉灰组成,具有一定胶结作用,炉渣粒间可观测到空穴。其中粒径2~18cm的炉渣碎块约占50~70%(局部仅达30~40%),大者可达40cm。炉渣粒接触面的胶结层和粒间空穴对渣体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图3、图4) 3 渣体化学成分 根据取样化验成果,渣场高炉渣的化学成份主要以SiO2、CaO、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