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变性与遗传疾病-print课件
神经遗传与变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和研究进展 ;神经遗传与变性疾病的分类;Ⅰ 进行性痴呆,其他神经系统表现无或不显著;Ⅱ 进行性痴呆,伴其他神经系统表现;Ⅲ 以姿势维持和运动异常为主;Ⅳ 以进行性共济失调为主;Ⅴ 以缓慢进展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为主;Ⅵ 感觉和感觉运动异常;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治、研究进展;AD的病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1~3年
以近记忆障碍、学习功能下降、视空间定向障碍和缺乏主动性为主要表现。生活可以自理或部分自理。
第二阶段(中期):2-10年
病程继续发展,病人智能和人格改变日益明显,出现皮层受损症状,如失语、失用和失认,也可以出现幻觉和妄想。神经系统有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生活部分或基本不能自理。
第三阶段(后期):8-12年
呈明显的痴呆状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有明显肌强直、震颤和强握、摸索和吸吮反射,大小便失禁,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R)诊断标准;2007年最新修订的AD的NINDS-ADRDA)标准:很可能的AD
A+B、C、D或E中至少一项:
核心症状:A. 早期、显著的情景记忆障碍,包括以下特点:(1)逐渐出现的进行性的记忆功能下降,超过6个月;(2)客观检查发现显著的情景记忆损害,主要为回忆障碍,在提示或再认试验中不能显著改善或恢复正常;(3)情景记忆障碍可在起病或病程中单独出现,或与其它认知改变一起出现。
支持特征:B. 存在内颞叶萎缩-MRI定性或定量测量发现海马结构、内嗅皮层、杏仁核体积缩小(参考同年龄人群的常模)。C. 脑脊液生物标记异常-Aβ1-42降低、总tau(t-tau)或磷酸化tau(p-tau)增高,或三者同时存在。D. PET的特殊表现:(1)双侧颞叶糖代谢减低;(2)其它有效的配体,如FDDNP预见AD病理的改变。E. 直系亲属中有已证实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导致的AD。 ;86-94%的AD患者具有“进行性遗忘” 核心症状;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 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属于长时记忆中外显记忆的一种。
AD记忆受损顺序: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程序性记忆 ;情景记忆与内颞叶;该图显示正常对照、MCI、AD患者的海马,可以看出体积依次变小;正常对照、MCI和AD患者MRI和PET葡萄糖代谢显像比较;淀粉样蛋白PET检查作为AD的一种生物学标记物;脑脊液的生物标记物;排除标准:
(1)病史:突然起病;早期出现步态不稳、癫痫、行为异常等症状
(2)临床特点:
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偏瘫、感觉缺失、视野损害;
早期的锥体外系体征;
其它疾病状态严重到足以解释记忆和相关症状,如非AD痴呆、严重的抑郁、脑血管病、中毒或代谢异常(要求特殊检查证实);
MRI的FLAIR或T2加权相内颞叶信号异常与感染或血管损害一致。 ;;AD治疗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抗淀粉样蛋白的治疗;心理社会治疗;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病理基础;“潜伏期”;1;
治疗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原发性PD治疗的建议(1998年)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237-238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与帕金森病学组
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409-452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与帕金森病学组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39:352-355;治疗原则;用药原则;早期PD治疗
中期PD治疗
晚期PD治疗:
-症状波动
-异动症
;N Engl J Med. 2009;361(13):1268-78.;早期PD治疗;中期PD治疗(Hoehn-Yahr III级);改善运动症状
治疗运动并发症
治疗非运动症状
;晚期PD治疗(Hoehn-Yahr IV-V 级);晚期PD治疗(Hoehn-Yahr IV-V 级);剂峰异动症---在左旋多巴剂峰效应期出现
减少每次左旋多巴剂量
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单药治疗时),加用DR激动剂或COMT抑制剂
加用金刚烷胺
改复方左旋多巴控释片为标准片,避免控释片的累积作用;双相异动症---在左旋多巴剂初和剂末出现
改复方左旋多巴控释片为标准片或水溶剂 ,缓解剂初异动症
加用长半衰期DR激动剂或COMT抑制剂,缓解剂末异动症,也可能缓解剂初异动
微泵持续输注DR激动剂或L-dopa甲酯、乙酯,改善异动症和症状波动
腺苷A2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