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南水北调工程对东荆河流域影响
浅谈南水北调工程对东荆河流域影响 【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无疑对汉江下游及下游唯一的重要分流河道――东荆河河道堤防的生态、防洪、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体制机制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自2005年以来东荆河流域发生的三类偶然或必然事件作为切入点,探讨、推绎南水北调工程对东荆河流域的综合影响。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防洪;生态;水土资源;体制机制 影响
1.东荆河流域基本情况
东荆河是汉江下游南岸的分流河道,全长173公里,河口与长江相连,其分为上、下游两段,上游段由潜江龙头拐至中革岭,长118公里,河道蜿蜒曲折,宽窄悬殊;下游段从中革岭到三合垸,长55公里,河道沟网纵横,洲滩围垸众多,由于河道内大面积围垦挤占了行洪道,主河道槽窄处不足200米,汛期洪水泄流不畅。东荆河贯穿潜江、监利、仙桃、洪湖等县市86个乡镇(农场、办事处),是500多万人口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也是沿岸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地,沿线120万亩农田靠之灌溉,16万余人直接取之饮用。为了缓解汉江中下游河道与上游洪水来量不相适应的矛盾,1956年在汉江下游修建了杜家台分蓄洪工程,1968年在上游兴建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由此形成了由汉江中下游堤防为基础,丹江水库枢纽为骨干,包括杜家台分洪工程和沙洋以上14处蓄洪民垸在内的防洪工程体系。东荆河堤防每年都要承担夏防长江倒灌洪水、秋防汉江下泄洪水的双重任务。
2.2005年以来东荆河发生的三类事件简述
2.1东荆河“藻华”水质污染事件。2008年2月,监利县新沟镇紧邻的东荆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致使该镇2个自来水厂位于东荆河的取水点因水质超标而被迫停止供水。经调查证实,主因是汉江水质污染所致。汉江枯水期流量偏低,而沿江城镇排放的工业、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汉江,其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导致汉江流域水质富养化。加之那段时间气温持续升高,水体各类水藻开始迅速蘖生、繁殖,同时藻类大量死亡,使水质混浊,出现“藻华”现象。应急对策是关闭兴隆闸阻汉江来水,启刘岭闸引长湖水流经田关后注入东荆河改善水质。事后,监利籍全国人大代表曾向全国人大会提交了自己撰写的《关于解决东荆河水污染问题的建议》的议案,完善流域环境保护统一、协调监管的体制和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
2.2东荆河下游河段防汛条件得到改善。2010年7-9月间,下游仙桃、洪湖两市堤防迎战20年一遇的洪水。此间东荆河汛期防洪,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洪水在下游河段中段高水位滞留,原因是此段河道两岸泵站排出的大量渍水与汉江下泄的洪水汇合后,受阻于河道林木与洲滩围垸,泄洪不畅,形成上、下游水位偏低,只有此段堤防水位偏高现象;二是三峡及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分别对长江及汉江洪水的进行调节,将东荆河高洪峰化解为中低洪水位,把洪水控制在保证水位以下,不仅缓解了堤防压力,而且减少了两岸上防劳力,减少编织袋、砂石料、土工布、彩条布等主要防汛物料消耗,并且解放了沿岸生产力,为两岸各级政府在抓防汛抗洪的同时,统筹经济发展提供了水安全环境。
2.3堤防河道水土资源开发利用面临新难题。一直以来,东荆河河道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游河道与下游河道有明显的不同。上游河道由于经常性民垸滩地无水浸蚀,潜江、仙桃与监利两岸的民众主要以农田开发为主,按季节种植农作物;下游河道内民垸外的滩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自生的芦苇作为开发利用对象,之后,有速生阻洪意杨林栽植欲取代芦苇之趋势。堤防管理部门面对这样的违章水事案件,水政执法艰难。如洪湖东荆河堤防部门曾在汛期对新滩下游河道上违章阻洪林障进行8次强制清障。2011年东荆河出现春夏交替之际大旱。2012年,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开始在东荆河下游仙桃、洪湖河段修建2处橡胶坝节水工程,下游河道洲滩无高水位影响机率增大,河道内水土资源开发方式方法将发生新的变化,原芦苇地、阻洪林地有改造成渔池围网养殖之趋势。
3.南水北调工程对东荆河流域的影响分析
3.1流域防汛形势的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后,汉江下游的防洪标准,将从目前的10――2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汉江下游的综合治理和开发的速度将加快。从近年来的东荆河流域防洪实践也证明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对汉江洪水的调度,能极大地改善东荆河流域的防汛条件,更好地改善两岸各级政府防洪备汛、发展经济的水安全环境。但也要看到,汉江中游部分区间的洪水仍未完全控制,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和堤防本身的防洪标准并未提升,东荆河中下游泄洪不畅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防汛压力还很大。
3.2流域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通过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已使沿岸乡镇居民能够饮用到东荆河河水。东荆河橡胶坝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保证乡镇安全饮水项目有足够的水源,而且还可在遇到2011年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