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造血干细胞的动员
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与归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 范蕊芳 医师 自1993年报道应用基因重组人G-CSF动员正 常供者外周血干细胞获得成功后,allo-HSCT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很大程度上超 过骨髓移植成为主要的移植方式。 当进行骨髓动员时,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是 如何被动员并迁移到外周血? 经静脉输入受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又是如何 定向归巢到骨髓发挥造血重建功能?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是 具有自我更新及自我复制并向骨髓各系细胞 分化能力的细胞。其表面标志随个体发育时 期的不同而变化,但都具有共同的表面标志 即CD34抗原。 DNA染料标记定位造血干细胞,显示未分化造血干细胞主要是集中于长骨骨小梁区、骨髓腔骨内膜内侧,而分化的造血祖细胞主要分布在骨髓中央区。 干细胞龛(niche),包括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 各种造血因子,主要履行的功能严格指导和控制干 细胞的正常活动,干细胞活动的调节可能是由干细 胞自身的程序设计进行,也可能是对干细胞龛产生 的或外来的各种可溶性因子等刺激物做出的反应, 最有可能的是两者均起作用。这些调节作用可以维 持干细胞处于休眠、不循环、不分化的状态,也可 以决定以哪种方式复制和向哪个种系分化。 造血微环境对于骨髓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而骨髓基质细胞是构成骨髓微环境的 重要组成部分,基质为造血细胞提供了一个定居、 增殖、分化和发育的微环境。在造血干细胞、基质 细胞和髓窦内皮细胞及骨髓基质内有一系列黏附分 子受体或配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介导了造血微 环境对造血的调节,也影响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 造血干细胞的动员 早在七、八十年代初,人们发现经化疗或细胞因子 刺激后,骨髓干/祖细胞能被释放到外周血中,这一 过程被称作“动员”。许多细胞因子如G-CSF、GM- CSF、IL-7、IL-3、IL-12、干细胞因子(SCF)、 趋化因子如IL-8、Mip-1α、SDF-1和化疗试剂如环 磷酰胺(Cy)等具有骨髓动员功能,其中G-CSF和 SCF的协同使用能大大提高造血干/祖细胞向外周血 的动员,以及移植后造血干/祖细胞的植入。 造血干细胞的归巢 造血干细胞自静脉输人体内,与基质细胞、 髓窦内皮细胞及骨髓基质内一系列黏附分子 相互作用,并受细胞因子等的调节而植入骨 髓干细胞龛(Niche)内,开始执行造血功能, 这一过程被称为造血干细胞的归巢。 参与造血干细胞动员与归巢的细胞因子: 一、细胞粘附分子 (1)免疫球蛋白家族 (2)整合素家族 (3)选择素家族 二、趋化因子 细胞黏附分子是一类调节细胞与细胞、细胞 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合、起黏附作用的膜 表面糖蛋白,可参与细胞迁徙、锚定、增殖 分化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调控。 免疫球蛋白家族 VCAM-1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广泛分布在造血和非造血细胞表面, 包括内皮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 其受体是迟现抗原-4(very late antigen-4,VI A-4), VCAM-1可选择性地促进单个核细胞的黏附,同时 还具有广泛的免疫生物学功能,包括参与调节炎症 反应、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和发育、免疫应答,以及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等。 ICAM-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是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1eucocyte 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1,LFA-1)的诱导配 体 ,是在细胞 表面表达的具有介导细胞间或细胞 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单链跨膜糖蛋白,ICAM-1 与LFA-1相互作用与体内抗原的呈递、T淋巴细胞 的激活及淋巴细胞与内皮 细胞的黏附、淋巴细胞活 化以及归巢过程密切相关。 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骨髓造 血干细胞的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和组织蛋白酶G能够裂解基质细胞表面的 VCAM-1分子,下凋基质细胞与造血干细胞 之间的黏附作用,实现干细胞的动员。 Kikuta等将5 mg/kg的抗VCAM-l抗体及抗VI A-l抗 体连续2 d注射入小鼠体内,结果发现其外周血克隆 形成细胞(CFCs)和脾集落形成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