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古文今译.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义古文今译

1、对(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和句法结构,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古文今译最基本的方法。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改变原句词序的句法,只要对原句中的字词,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有对应意义的词语来翻译就可以了。(字字落实,一一转换成现代汉语。) 例一: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例二:原文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 我不能早任用您,现在〔国家〕危急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通论(十五) 古书标点 学习目的 1.阅读没有经过标点的古籍,必须具备标点古书的基本能力。 2.在已经标点的古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存在诸多错误,如果我们具备了一定的标点能力,就能识别这种错误的标点,减少由错误标点造成的对古书内容的错误理解。 3.能否正确标点古文也反映了一个人对古汉语的语感和综合阅读水平。 一、关于“句读”的概念 《增韵》:“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礼记·学记》说:“一年视离经辨志。” 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 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向也。” 二、句读的重要性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 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说文》说夔“如龙一足”。《国语·》韦昭注:“夔一足,越人谓之山燥,人面猴身,能言。” 《韩非子》 三、句读与标点符号不同 兴元中,有僧曰发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 (《唐语林》卷一) 兴元中,有僧曰发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 古人的句读仅仅是标明了一个个句子的起讫,它不能指明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更不能说明每一个句子所表达的语气。 而标点符号则能很好地揭示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如复句),以及说明句子的语气。如感叹句用感叹号,陈述句用句号,疑问句用问号等。 四、标点古文的要求 1、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2、标点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要符合情理 诸垒相次土崩, 悉弃其器甲, 争投水死者十余万, 斩首亦如之 。 3、注意分析语言中诸方面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 。 4、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五、标点古文的方法 1、利用虚词(特别是连词、语气词)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常用的句首语气词: 语气词:夫(且夫、若夫、今夫、故夫)、盖、唯(维、惟)。 连词:苟、即、使、若、即使、向使 如果在文中遇到这些词,一般要在他们的前面断句。 注意:“夫”字,它既可以作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又可以作句尾感叹词。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常用的句尾语气词: 也、矣、焉、尔、耳、哉、乎、与(欤)、耶、而已 常用的句中语气词: ……者,……也; ……者,……; ……, ……也; ……,……;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孟子》) 这些词的使用,表示句中的停顿。 对于既不用“者”,又不用“也”字的判断句,断句时要注意: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 夫鲁,齐晋之唇。 2、借助表言动词“问、云、曰”断句标点 古汉语中,“问、云、曰”是表示对话关系的动词,在一般情况下,都要在它们的后面点断。但如果不表示对话关系,而只是一种客观的表述,就不能点断。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宾前、定后、介词后置、谓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固定句式 为……所……; 见……于……;见……;于……。 为……;被……如……何;若……何;奈……何 无乃……乎? 不亦……乎?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