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生态保育管理.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景区生态保育管理

风景区生態保育管理 风景区生態保育管理  1.风景区生態保育管理  2.降低野生动物干扰  3.游客行为的约束  4.低伤害的旅游方式 游憩利用 资源敏感度,保护等级 自然保护区 ★★★★★ Natural Preserve 国家公园.湿地.世界遗产 National Park ☆ ★★★★ 森林Forest ☆☆ ★★★ 水库 Reservoir 风景名胜区Scenic 人文古迹Historic ☆☆ ★★★ 度假旅游区Recreation ☆☆☆ ★★ 海滨.水岸. 农场牧场乡村 ☆☆☆☆ ★ Farm, Ranch, Rural 主题游乐园 Theme Park ☆☆☆☆☆ 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2条  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 区、  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 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  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 区域。 自然保护区保护标的 保护生态系统、 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栖息地、 保护物种 自然保护区的法律依据  自然保护区条例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二章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 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 第四章 法律责任  第五章 附 则 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10条 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一)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 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 草原和荒漠; (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 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五)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 护的其它自然区域。 空间分区的管理 第18条 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 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 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批 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 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 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 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 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 动植物等活动。  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划定一定面积的外围 保护地带。 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禁止行为 第26条 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 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有 规定的除外。 第28条 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第32条  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 设施。  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