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宴请礼仪.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交礼仪-宴请礼仪

第七章 宴请礼仪 宴请是国际交往中最常见的交际活动之一。各国宴请都有自己国家或民族的特点与习惯。 开胃——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吃文化” 谋生叫糊口, 工作叫饭碗; 受雇叫混饭; 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 混得好的叫吃得开; 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 受人欢迎叫吃香; 受偏爱照顾叫吃小灶; 不顾他人叫吃独食; 没人理会叫吃闭门羹; 有苦难言叫吃哑巴亏; 嫉妒叫吃醋; 理解不透叫囫囵吞枣; 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 广泛流传叫脍炙人口; 收入太少叫吃不饱; 负担太重叫吃不消; 犹豫不决叫吃不准; 干不成叫干什么吃的; 负不起责任叫吃不了兜着走 ! 第一节 概述 一、宴请分类 二、宴请组织 三、赴宴礼节 一、宴请分类 (一)宴请形式 1、宴会(Banquet/Dinner) 国宴、正宴 便宴、家宴 2、招待会(Reception) 冷餐会、酒会 3、茶会(Tea Party) 4、工作宴会 (二)餐具 1、分餐式 2、公筷式 3、自助式 4、混餐式 二、宴会组织 二、宴会组织 (一)确定宴请目的、对象、形式 1、宴请目的 礼节性、交谊性、工作性 2、宴请者 主客身份对等原则 3、宴请对象 4、宴请形式 二、宴请的组织 (二)选择时间、地点 1、宴会时间 民俗惯例; 主随客便; 适当控制 2、宴会地点 环境、卫生 设施、交通 二、宴请的组织 (三)发出邀请 请柬一般提前一周至二周发出 已经口头约妥的,应补送请柬(To remind) 需安排座位,要求被邀者答复(R .S.V.P. 请答复) (四)确定菜单 1、量力而行 2、随俗避忌 3、合理搭配 4、把握顺序 (五)安排宴会席位 1、桌次安排 1)两桌宴请 横排: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竖排:以远为上,以近为下。 2)多桌宴请 面门定位 以右为尊 以远为上 主桌定位——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 (五)安排宴会席位 2、位次排列 1)主人主桌对门就座 2)多桌宴请时各桌有主人代表 3)距主人远近定位:以近为上 4)以右为尊: 每桌一个、两个主位排列方法不同 5)主宾身份高于主人 主人、主宾换位 6)本单位有人高于主人 高者居于主位,实际主人坐其左 注意方桌的排法 二、宴请的组织 (五)安排宴会席位 3、便餐位次 右高左低 中座为尊 面门为上 观景为佳 临墙为好 二、宴请的组织 (五)安排宴会席位 4、西餐位次排列 1)主位为准(女士为尊) 2)恭敬主宾 3)交叉安排 4)距离定位 5)迎门为上 二、宴请的组织 (六)布置宴会现场 宴会厅/休息厅布置:灯光、音乐、色彩等 餐具的准备 事先将座位卡及菜单摆上 (七)宴请程序 1、门口迎接——迎宾线 2、休息厅休息 3、宴会厅就餐 4、就餐结束——水果盘 三、赴宴礼仪 1、餐前表现 1)适度修饰 2)准点到场 3)各就各位 4)认真交际 5)倾听致词 餐桌礼仪:筷子文化十五忌 疑筷:忌举筷不定,不知夹什么好; 脏筷:忌用筷子在盘里扒拉夹菜; 指筷:不能拿筷子指人; 抢筷:就是两个人同时夹菜,结果筷子撞在一起; 刺筷:就是夹不起来就用筷子当叉子,扎着夹; 横筷:这表示用餐完毕,客人和晚辈不能先横筷子; 吸筷:即使菜上有汤汁也不能嘬筷子; 餐桌礼仪:筷子文化十五忌 泪筷:夹菜时不干净,菜上挂汤淋了一桌; 别筷:不能拿筷子当刀使用,撕扯肉类菜; 供筷:忌讳筷子插在饭菜上; 拉筷:正嚼着的东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或者当牙签; 粘筷:筷子上还粘着东西时不能夹别的菜; 连筷:同一道菜不能连夹3次以上; 斜筷: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吃得太远,不要斜着伸筷够菜。 分筷:摆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只有在吃绝交饭时才这样摆。 酒德和酒礼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明代的袁宏道,看到酒徒在饮酒时不遵守酒礼,深感长辈有责任,于是从古代的书籍中采集了大量的资料,专门写了一篇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