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职业道是(三).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该文档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个人权益,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一、教学目的 1.认知 (1)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2)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 (3)体会诚信和公道的重要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 信守承诺,公平、公正,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 3.运用 培养诚信、公道的优秀品质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学会做一个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人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同“诚信和公道是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内容。 (二)新 课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讨论: 现在社会的一些 安全问题 “中国人在食品中顺利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三鹿牛奶里认识了三聚氰胺;而从双汇里,认识了瘦肉精。”  2011年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出,“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塑化剂”、“毒血旺”、“黑心烤鸭”、“地沟油”等诸多名词涌现,食品安全问题也由原来的单一性事件演变为各行业内的“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我们的神经,更拷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高铁惊魂、猪肉有毒、注水牛肉、夺命月饼追命酒、高楼大桥塌陷、电梯造成伤亡事件等衣食住行都存在安全大考问。 问:“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有些什么呢? 例1:宋庆龄要去看望幼儿园的孩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听了都很高兴,都等着宋奶奶到来。突然,原来晴朗的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霎时间,飞沙走石,路上的行人都睁不开眼,大家议论,宋奶奶可能不会来了。正在这个时候,宋奶奶不顾漫天风沙,满脸笑容地走下汽车,来到孩子们中间,一位老师感动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天再来吧!宋奶奶说:不,我不能失信,应当遵守诺言。 案例中宋庆龄对自己答应的事情说到做到,信守承诺,这正是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例2:某超市明文规定,顾客在结账时要按正常的顺序排队买单。一名男子借口购买商品数量少,直接走到队伍的最前面要求买单,众人纷纷指责其言行,而收银员竟然毫不理会,优先为该名男子办理。 该例子体现的正是收银员办事不公,把超市的规定当成一纸空文,致使该超市信誉扫地,影响超市的形象,也直接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 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2.诚信和公道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 镜头一:“欠债还钱,这是做人的本分。”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武秀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诚信”。2002年,丈夫去世,留给武秀君270万元的债务。从法律上讲,武秀君可以选择继承丈夫的财产和债务。然而,她却依然选择了代夫还债之路。 镜头二:李某曾三次在超市工作,都因为“衣帽”取人,慢待顾客而遭投诉和解聘。后来,李某又到一所学校餐厅售饭,因为照顾同乡、亲戚,掌勺卖菜不公平,被学校辞退。 上述两个例子都强调了我们为人处世要讲究诚信和公道。自古以来,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既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起码准则,也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以武秀君为榜样,做个诚信之人;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做到公道正直,正派做人,正当做事,如果办事不公,势必也会像例子中的李某一样,损害自身形象,影响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结论(1):诚信和公道是个人立身之本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因得到市场的认可而在最后的竞争中获胜;失信企业则会失去客户和市场,失去发展的机遇,最终必然在竞争中惨遭淘汰。 例:海尔“砸冰箱” ——真诚到永远 1985年的一天,张瑞敏的一位朋友在厂里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把职工们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大多数人提出有缺陷但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处理给职工算了。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