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糖尿病足抗凝
糖尿病血小板特点 糖尿病血小板黏附、聚集能力增强 糖尿病血小板在内皮细胞损伤部位更易激活 糖尿病患者血栓素合成增加 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表达增加达26% 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增加,诱发血管收缩和血小板活化 血栓的形成:总论 血小板的活化(1):激活 血小板的活化(2):信号通路 血小板的活化(3):粘集 血小板的活化(4):释放 血小板的活化(5):粘附 凝血因子被激活 血栓的最终形成 抗血小板药的分类 初级受体拮抗剂 ADP受体(P2Y12)拮抗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噻氯匹啶、腺苷、CS-747、CT50547、AR-C 69931 MX 胶原受体拮抗剂:GKWEWGGPK九肽 5羟色胺受体2拮抗剂:沙洛雷酯(安步乐克)、AT-1015、MIC-9042、凯他色林(Ketanserin)和酮色林 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心得安 凝血酶受体拮抗剂:GYHI 14454、肝素 TXA2受体拮抗剂:塞曲司特、达曲斑、S18886、 Ridogrel、Vapiprost(GR321918) ? 抗血小板药的分类 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 磷脂酶A2抑制剂:阿托品、氢化考的松、E-5510等 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镁铝匹林、消炎痛、保泰松、三氯醋柳酸、磺吡酮等 TXA2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钠(0KY-046)、咪唑类药物、UK-38485、OKY-1851等 TXA2受体拮抗剂:塞曲司特、达曲斑、S18886、 0N0-3708、SQ-29548等 ⑴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增强了抗凝血酶Ⅲ活性数百倍)①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形成肝素AT-Ⅲ复合物;②AT-Ⅲ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凝血因子,如因子Ⅻa、Ⅺa和Ⅹa等灭活;③肝素是与AT-Ⅲ的δ氨基赖氨酸残基结合成复合物,加速其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从而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并能对抗已形成的凝血酶原激酶的作用。⑵干扰凝血酶的作用:小剂量肝素与AT-Ⅲ结合后即使AT-Ⅲ的反应部位(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成稳定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从而灭活凝血酶,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⑶干扰凝血酶对因子ⅩⅢ的激活,影响非溶性纤维蛋白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对因子Ⅷ和Ⅴ的正常激活。⑷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破坏:肝素能阻止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从而防止血小板崩解而释放血小板第3因子及5-羟色胺。肝素的抗凝作用与其分子中具有强阴电荷的硫酸根有关。当硫酸基团被水解或被带有强阳电荷的鱼精蛋白中和后,迅即失去抗凝活力。 * ⑴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增强了抗凝血酶Ⅲ活性数百倍)①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形成肝素AT-Ⅲ复合物;②AT-Ⅲ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凝血因子,如因子Ⅻa、Ⅺa和Ⅹa等灭活;③肝素是与AT-Ⅲ的δ氨基赖氨酸残基结合成复合物,加速其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从而抑制凝血酶原激酶的形成,并能对抗已形成的凝血酶原激酶的作用。⑵干扰凝血酶的作用:小剂量肝素与AT-Ⅲ结合后即使AT-Ⅲ的反应部位(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活性中心(丝氨酸残基)结合成稳定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从而灭活凝血酶,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⑶干扰凝血酶对因子ⅩⅢ的激活,影响非溶性纤维蛋白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对因子Ⅷ和Ⅴ的正常激活。⑷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破坏:肝素能阻止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从而防止血小板崩解而释放血小板第3因子及5-羟色胺。肝素的抗凝作用与其分子中具有强阴电荷的硫酸根有关。当硫酸基团被水解或被带有强阳电荷的鱼精蛋白中和后,迅即失去抗凝活力。 * 糖尿病足治疗中抗凝药的应用 病例一 廖×× 男 92岁 主诉:多食,多饮,多尿,消瘦10年余,反复右足红肿热痛1年半 现病史 10年前,出现多食,多饮,多尿,消瘦,最近体重下降约15公斤。在其他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直不规则治疗,未监测血糖。一周前左足不慎受伤后,出现红肿、疼痛、灼热感,未到医院就诊,2天前出现发热,在外院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入院。 体格检查 T37.2℃,P82次/分,R23次/分,BP 120/80mmHg,HT1.76m,WT66kg, 神智清楚。肺部有少量罗音,心率8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无特殊发现。CTA, 下肢情况见下图。 实验室结果 血常规:红细胞3.38×1012 /L,血红蛋白109g/L,白细胞8.2×109/L ,中性粒细胞65%。 尿常规:pH 6.5,比重1.011,蛋白1+ 急诊生化:血糖14.9mmol/L,血钾3.05 mmol/L、钠144.1 mmol/L、氯118.8 mmol/L、钙2.0 mmol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