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层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控制要点探析.docVIP

砂层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控制要点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砂层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控制要点探析

砂层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控制要点探析   摘要: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向城市外围扩张,在砂层地质条件下的管道施工日益增加,采用非开挖顶管施工工艺的工程相继增多。本文以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大庆路段电力管道工程为依据,对砂层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砂层人工顶管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及改进方法。 关键词:砂层地质条件 人工顶管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西安市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市政基础建设发展迅速,城市管网建设日益增加。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供电系统采用非开挖人工顶管施工工艺,其中大庆路段电力管道处于砂层地质条件下,对于探索、研究在砂层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及改进方法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工程概况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外部电源大庆路(枣园路―汉城南路)电力管沟工程,东起枣园路,终点接入汉城路现状电力管道,电力管沟全程783米。采用管径为2000mm钢承口Ⅲ级管,管道中线位于大庆路道路中线北侧22米处,为了减少施工对沿线交通的影响,采用人工顶管施工。 依据西安工程地质勘测公司提供的地勘报告: 1、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面高程介于395.80~398.18米之间,沿线所经过地貌单元属皂河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 2、场地稳定水深度介于11.50~12.50m之间,场地下水高程为383.50~383.60m,勘察期间处于高水位期。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为1.0~2.0m,属潜水型。参考类似工程降水经验,渗透系数K可采用8m/d。 3、据钻探报告提供,所见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黄土状土、中粗砂和粉质粘土,上更新统风积(Q32eol)黄土、残积(Q31eol)古土壤,砂层处于4.5~6.5m、8.70~14.00m处,呈带状分布。 二、工作坑支护的选用 依据地勘报告,以及现场勘测数据,在砂土中开挖工作坑,由于砂土的不稳定性容易出现坍塌,一般需要采用注浆砂层加固或者采用插打钢模板等施工方法来进行支护。这样投入的附加成本较大,在经济方面不适合砂层人工顶管施工。考虑安全、质量、进度、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决定采用采用井坑一体施工方案,工作井(接收井)采用钢筋混凝土逆作法支护。具体施工方法: 1、根据设计检查井大小、考虑顶管工作面,同时工作坑又作为检查井,作为永久性实体,依据管径大小合理确定工作坑的尺寸。该项目由于管道为2000mm钢承口Ⅲ级管,结合井坑一体,尺寸过大不经济,在达到工作需求的情况下确定为(4×5m)。 2、开挖深度依据设计深度,采用分段开挖,合理控制开挖深度,随挖随支护,确保安全。该项目工作坑分三段开挖,每段控制在(2.5-3m之间),人机配合开挖。 3、考虑到井坑一体,采用双层钢筋网片作为受力结构(一般采用HPB335d16mm螺纹钢,具体根据井的深度定),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砂层稳定性,按照梅花型布置钢筋锚杆。采用C30砼进行分段浇筑,厚度一般按照30cm控制。本项目采用双层双向网片采用φ22@200mm受力筋,锚杆采用1mφ22钢筋锚固,采用C30砼进行分段浇筑,厚度控制为30cm/40cm/50cm。 支护浇筑完成后就可以按照正常进行封底、安装导轨、千斤顶、在支护后背垫于钢板作为后背顶进。 三、先顶进后开挖的方法防止塌方 常规人工顶管施工情况下,采取先掘进出土再顶进的方式。这种工艺在砂层中容易出现坍塌,甚至冒顶。为了防止坍塌,大庆路砂层人工顶管采取先顶进后掘进的方式,在第一节管前设置工具管(钢管卷制支护45°切入管程),使其再顶力的条件下切入砂层,并其到顶部支护作用。由于掘进面的砂层稳定性差,坍塌后容易下滑,所以切入管的前段制成45°以便切入,前段采用角钢或槽钢加肋焊制,同时该段工具管可以设置格栅(主要应对不稳定地段,防止流沙层)。在施工时每次顶进50cm 左右,然后进行掘进出土,每次开挖,仅挖掘下半部分砂土,上面部分由于破坏稳定性,会自然滑落。当即将要坍塌致钢管端头时,立即停止挖掘出砂、继续顶进。如此不断循环,每次严格控制掘进尺寸,不使切入段外露,坚持“深顶进、短开挖、勤循环”的原则,能够合理控制坍塌。 四、触变泥浆减阻 在砂层条件下施工,如果由于条件限制,顶距过长、阻力过大情况下,为了保证管道顺利接通,可以采用触变泥浆减阻。触变泥浆的主要成分是膨润土,掺入碱(碳酸钠)和水配制而成。膨润土分散在水中,其片状颗粒表面带负电荷,端头带正电荷。如膨润土的含量足够多,则颗粒之间的电键使分散系形成一种机械结构,膨润土水溶液呈固体状态,一经触动(摇晃、搅拌、振动或通过超声波、电流)、颗粒之间的电键即遭到破坏,膨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