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角形构图之美和形式演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三角形构图之美和形式演进

论三角形构图之美和形式演进   摘 要:通过阐述三角形构图的魅力及运用,在绘画中所起到的运动感和空间感,论及传统技法和现代绘画方式问题。构图本身走向结构的可能,最后又将它终止在立体的结构里。 关键词:魅力;运动感;空间感;结构 一 魅力 自从绘画确立了焦点透视的原则后,构图成了呈示焦点透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意大利佛罗伦萨画家波拉约洛在其著名的《圣徒塞巴斯先》中,曾以金字塔形的构图生动准确的展示了一种三角形构图方式的魅力。自此以后,这种三角形构图便成为西方绘画构图的一个重要传统。人们在以后的名作中都看到了这一传统构图的形形色色的典范运用。例如在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一画中,两边神情各异的门徒和餐桌的桌沿构成一个巨大的三角,从而使画家在其焦点的角尖位置上醒目地安排了耶稣的形象,使其成为该画的视觉中心。又如在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一画中,教皇和女信徒在下方跪出三角形的两个底角,迎接从角尖上方自天而降的圣母和其怀抱着的圣子。再如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着人民》一画,是画家取材于1830年7月28日巴黎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武装起义。此画以勇敢、忠贞的女神,右手高举着旗帜为焦点,和左右的战士构成金字塔状的三角形,其画面强烈的光影与色彩,充满动力的三角形构图,造成戏剧性的效果。至于伦勃朗《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更是一个运用三角形,使运动获得秩序和层次的著名范例。而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席里柯的《骑兵军官在冲锋》――则用了一个瘦长的金字塔式的三角形与那道强烈的战争火光一起,将这一充满战斗的激情与气氛的场面展现得如同贝多芬《命运》交响乐中,一曲壮烈激昂的合奏,也使三角形构图的魅力更具震撼力。 二 运动感、空间感 正是由于三角形有一种特殊的神奇性,以这种图形呈现的构图特别具有运动感和空间感。或者说,运动和空间往往在这种三角形构图中被展示得淋漓尽致和生机勃勃,即便是一个悲剧场面,也会显出与其他构图全然不可同日而语的震撼力。尽管人们说席里柯的另一幅代表作品《梅杜萨之筏》是由于题材本身的悲惨而让人震惊,但假如没有画家精心设置的金字塔式的三角形构图,那么整个悲剧的伟大力量就不可能从波浪翻滚的海水蔓延到残破的木筏,再经过横陈的裸尸传到挣扎着的水手,从而集中在那个站在角尖的水手所挥舞的衣衫上,让衣衫在阴惨惨的海风中发出痛彻人心的呼号,最后让呼号响彻整个画面,震动每一个该画的阅读者。此画动荡的三角形构图,强烈的明暗对比,极强的节奏感,结实准确的人物造型,充满激情的悲剧气氛,也震撼了当时的画坛。也证明了,除了题材本身之外,精心设置的三角形构图和画家本人的绘画功底也起到决定性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证明,三角形的奇妙在于――它可以把运动组织起来,在画面上朝着一个方向集中,最后在那个聚焦点上形成视觉中心,显示出画面力图表现出的全部魅力。当斯宾格勒将西方绘画的主题色彩归结为绿色和蓝色时,他应该再补上一句还有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的构图虽然与透视学和几何学有关,或者说没有这两方面的知识便不可能有这样的构图;但它在绘画中所展现的意味却是形而上的,一如康定斯基所说,其角尖乃是上帝伸向亚当之手的手指尖。三角形构图在整个西方绘画中执行了一项特殊的使命,它通过对运动的定向将画面导向深邃或者遥远的深度空间。这种空间有时象征性地体现在基督的神情上,如:《最后的晚餐》;有时作为一种意味深长的生活景观呈现,如:《纺织女》;有时又以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展示为具有全人类意味的某种处境,如:《梅杜萨之筏》;如此等等。或许是为这种三角形构图背后的理性使然,它蕴含着与生俱来的精神指向。这种精神指向最初在意大利画家笔下是表现宗教的,发展到以后的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以及尼德兰画家鲁本斯和伦勃朗他们笔下,逐渐走向人性的充满情趣的世俗,最后在绘画的浪漫主义时代被指向审美。当然,时间是移动延续的,人们的视觉审美是变化多样的,这些演进发展又是后印象主义的领袖人物塞尚给它作了总结。 三 结构 塞尚这位生前一再不被理解从而始终遭到冷落的法国画家,执着地探索和孜孜以求的――是突破再现性绘画,企图打破200多年前那位荷兰同行创立的绘画格局(伦勃朗)。既然空间可以径由色调对比和笔触运用呈现,那么物体何以不能以直接的三维造型从画布上站立起来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表述:则是用圆柱体、球体、锥体来描绘对象。这样的想法意味着,画家所面对的空间并不一定就是隐藏在伦勃朗画中的眼神和背景里的那种神秘,而是可以通过几何图像来加以触摸和阅读的对象结构。塞尚为了触摸他想象中的这种三维世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这几乎是一种殉道式的努力,努力本身也许并不具有极致性的艺术价值,即获得同时代人凡高那样的成就,但这种努力所基于的前提,却具有纪念碑式的意义:因为正是塞尚而不是其他任何同时代的画家,首先怀疑了眼睛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